|
|
|
|
|
|
2006-12-01 記者:王能標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據新華社盧薩卡電
意大利人卡洛·彼得里尼對快餐深惡痛絕,20年前發起了慢餐運動,造了垃圾食品快餐的反。今天,他倡導的慢餐運動已經走向世界。
慢餐運動的目的是促進傳統的有利于環保的食品的生產。彼得里尼說,吃同農業密切相關,高質量的環保和傳統食品可以保護生物的多樣性,使農業能持續發展。他的觀念今天深得很多人的贊同,人們越來越關心人類對自然的影響,因為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使氣候變得惡劣、自然界受到破壞。食品生產中大量使用化學殺蟲藥和化肥污染了環境,破壞了生態平衡。
國際慢餐協會上月在意大利都靈主辦了第六屆慢餐食品節。都靈慢餐節上展出的食品有秘魯土豆、馬達加斯加香料和喜馬拉雅山的粉紅鹽。它們都是不用化肥和化學殺蟲藥、不用激素等添加劑生產出來的有機食品。世界各地的600多生產商參加了這屆慢餐節。
現在國際慢餐協會會員已發展到8.5萬個,遍及130個國家。他們聚在一起,教人們如何吃好,通過訪問生產者,讓人們了解食品的生產過程。國際慢餐協會網站把他們的哲理說成是生態烹調,認識吃和自然的關系。國際慢餐協會提倡放慢生活節奏,注重生活質量,并首先從慢慢吃開始。國際慢餐協會的圖標是一個蝸牛,以此提醒人們像蝸牛一樣慢地去享受美食,反對快節奏生活,挑戰快餐。
彼得里尼抱怨說,人發明了機器,然后把它作為生活方式。慢餐協會出版了烹調書籍,還在彼得里尼的家鄉辦了一所得到官方承認的烹調大學。15萬多人參加了今年的為期5天的慢餐食品節。這表明慢餐已經得到越來越多的人的青睞,并且已經影響到食品的生產方式。由于慢餐的興起,面臨絕種的意大利的摩德納白牛又多了起來,因為慢餐食品青睞者喜歡用這種牛的牛奶制作的奶酪。另外,一種紫色蘆筍由于慢餐業的需要也得到了拯救。
慢餐者認為,慢餐并不是簡單的細嚼慢咽,更重要的是保護傳統食品的制作方式、保護生物和食物的多樣性,并且由此保護地方傳統和文化。此外,慢餐也是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對人體有益,還可以緩解生活壓力,在與親朋好友相聚之時,讓人情變暖,令關系融洽。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