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必對下半年經濟增長出現一定程度放緩過于擔憂,也不用擔憂中國經濟會出現“二次探底”
。只要我們能處理好房地產調控、信貸控制和促進股市平穩發展三大問題,中國經濟增長前景將好于市場預期。 眼下,面對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將有所調整,市場中偏好于對某個經濟數據或經濟現象的過度解釋傾向,即過于強調下半年經濟運行面臨的不確定性或負面風險。在筆者看來,要辯證看待、合理分析上半年中國經濟數據以及下半年經濟增長放緩問題。
從目前影響國內經濟增長的投資、出口與消費三大因素來看,引領經濟增長的這三大引擎仍處于高位運行態勢,經濟增長前景并沒有像市場預期的那么悲觀。
之所以這么說,首先是因為當前中國的投資增速并不低,今年上半年投資增速仍維持25%左右水平。其次是因為出口增長前景也不悲觀。此前,曾有人擔心出口增長會下滑,因為歐債危機的爆發,特別是預期下半年全球經濟增長將放緩,將導致中國出口增長見頂回落。盡管歐債危機對中國出口增長存在一定程度的不利影響,但這種影響不會太大,下半年中國出口增長前景也不會發生根本改變。再次是因為國內消費增長可能要比市場預期更快。例如,前5個月汽車銷售增長達到50%以上,預計今年汽車銷售可達到1700萬輛。與此同時,民用航空客運及貨運也增長較快,農村居民消費呈現全面增長態勢。這些因素都預示了今年中國國內居民消費需求增長仍將是推動經濟快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
由此可見,依據目前的投資、出口及消費增長態勢,盡管今年下半年經濟增長可能會出現一定程度放緩,但按照大部分國內外研究機構的預測,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會落在9.5%-10%以上區間,特別是相對于今年美國經濟增長3%、歐洲經濟增長1%,預計中的今年中國經濟增長水平并不低。反過來看,經濟增長速度的適度調整,將有助于我們放棄以往對GDP的刻意追崇,使經濟增長回歸到改善、提高全體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經濟福利上來。這表明,如何從追求經濟增長的高速度轉向尋求經濟增長的高質量,或許會引致中國經濟出現一定程度放緩,但很可能又是中國經濟尋求轉型、突破面臨的一次重大機會。 從這個角度分析,今年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出現一定程度放緩,完全是可以預料的,也是中國主動進行調控的結果。所以,只要我們不對某個經濟數據或經濟現象進行過度解讀,就不必過于憂慮下半年經濟增長放緩,也不用擔心中國經濟是否會出現“二次探底”。
其實,筆者并不擔憂下半年中國經濟增長將出現一定程度放緩,而是擔憂以下三方面問題能否得到很好解決。 一是如果無法擠出房地產泡沫,中國經濟將難以實現持續健康穩定發展目標。就目前中國房地產市場運行態勢來看,盡管“國十條”的出臺,引起國內房地產市場出現一定程度調整,但這僅僅是一個開始。因為,如果不打破目前房地產市場中“量跌價滯”的局面,要想實現房地產市場的真正健康發展是不可能的。但要打破這一僵持局面,就得讓市場形成一個明確的預期,即房地產調控仍將繼續維持,仍將繼續堅決打擊房地產投機活動、消除房地產市場的賺錢效應。一旦形成這個市場預期,就可以打破當前房地產市場所面臨的僵持局面。
二是必須將國內信貸增長目標控制在15%-16%水平內。目前從地方政府融資平臺快速發展、銀行理財信托飆升、銀行信貸各種突破規則等現象來看,部分政府官員和企業家主張繼續采取過度信貸擴張政策,目的就是為了實現信貸的快速擴張。但鑒于今年中國GDP增長為9.5%-10%,國內信貸增長最好維持在約
15%-16%水平內,且不能以任何方式突破這一信貸調整目標。否則的話,信貸過快擴張將給未來中國經濟帶來更多負面影響。
三是下半年中國股市景氣度預計將逐步向好。因為,國內股市景氣度趨好,不僅可以為企業提供有效的融資渠道,而且還能夠吸引當前市場中過多的流動性。更重要的是,可以恢復整個市場信心。值得欣喜的是,最近中國股市表現良好,似已朝著這個方向發展。 可以說,只要我們把上面三個問題處理好了,下半年中國經濟不僅不會二次探底,經濟增長可能還會超出市場預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