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報道,7月1日起我國第一部規范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行政規章——《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管理暫行辦法》正式實施。辦法對網絡商品經營者和網絡服務經營者在境內從事網絡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進行了規范。根據辦法規定,通過網絡從事商品交易及有關服務行為的自然人,需向提供網絡交易平臺服務的經營者提出申請,提交姓名和地址等真實身份信息。這意味著,網上開店正式開始進入“實名制”時代。 在網絡深刻影響普通人生活的時代,在網上交易逐漸被人們所接受并快速發展的時代,網店實名制成為規范網上交易秩序的必然選擇。然而,對于即將實行的網店“實名制”,許多網民卻心存憂慮,原因何在?一句話可以概括——不怕“實名制”,就怕“收費制”。 “在網絡上,沒有人知道你是一只狗。”這是網絡中流行的一句話,既說明網絡世界的虛擬性,也顯示出網絡管理的混亂狀態。據統計,我國有網上購物經歷的網民已經超過一億人,去年國內網絡交易規模已經超過2600億元,網購已成為不少消費者主要的購物渠道。然而,由于缺乏良好的監管,沒有健全的體系,一些人把網絡這個自由交易的平臺,當成了坑蒙拐騙的場所,匿名制正給“狡兔三窟”提供便利。網絡的虛擬性、網購的不安全,在一定程度上挫傷了消費者網上交易的積極性,成為限制網絡交易規模進一步擴大的“瓶頸”。網店實名制使網絡交易從此擺脫了“無法可依”的尷尬局面,無疑將促進網店的誠信經營,它對于加強網絡交易“實感”、強化網絡商家責任、保護消費者權益、做大網上交易“蛋糕”具有重要意義。 網店“實名制”的好處不言而喻,但網店管理辦法的出臺,卻引發了消費者與經營者的種種擔憂。 很多個人賣家擔憂實名制可能是“征稅”的前奏,網上也有很多類似猜測。這種擔憂并非全無道理,因為在大多數情況下,所謂管理其實就是收費。確實,網絡交易最主要的競爭力,來自于價格低廉。這樣的低廉價格,是因為省下了店租、裝修、人工等運營費用和成本,也是因為省下了稅款。如果把網店實名制當做向網店收取各種費用的起點,或是造成網絡開店準入門檻升高,都有可能損害到網絡創業者的積極性。更重要的是,網上交易作為一種新興事物,在我國的發展尚處于起步階段,如果在這一階段急于對之征稅,恐怕會打擊網絡創業者的創業激情,不利于網上交易的長遠發展。 因此,我認為,實行網店實名制的重點,應當是以服務為本,建立一個規范的網上交易秩序,為消費者、網店經營者提供更多的服務,促進網購的進一步發展,而不應當是有關部門的征稅和收費為本。這樣的網店實名制才會真正受到網民們的歡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