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季度中國各項重要宏觀經濟數據出臺之后,中央政府和各主要一線城市地方政府相繼出臺或準備出臺較為嚴厲的“房地產新政”,形成了抑制房價過快上漲的組合拳。 結果如何?一個月后我們看到:高漲的房價沒跌多少,股市卻暴跌了近700點、跌幅達20%多——事實上,很多與房地產關聯的股票的跌幅都近40%,慘狀堪比全球金融危機爆發之時。更麻煩的在于:市場普遍預期,由于房價跌幅遠遠小于股市跌幅,尤其是二三線城市還未有房地產新政出臺,因此不排除政府加快推出物業稅或變相的物業稅——因此市場的神經已經非常緊張,周一股市又現百點暴跌。 房價還沒有如管理者希望的那樣下跌,當然,如果出臺物業稅,哪怕是變相的物業稅,房價終將暴跌。目前,政府在觀察,房地產開發商在觀望,他們已經停止購買土地,原材料的購進也大幅減少,最近,鋼材、水泥價格都出現了下跌趨勢。由于房地產市場趨冷明確,大量工地都采取拖延策略,試圖延長樓盤建設周期,推遲發售新樓盤。我很擔心,意在控制經濟的局部過熱的房地產新政,有可能導致經濟的整體降溫。 屋漏偏逢連陰雨,在中國政府決心加大房地產市場調控力度的同時,歐元區爆發了嚴重債務危機。美國股市在5月6日上演“驚鴻一跌”,瞬間跌幅超過1000點,而歐元在一個月中下跌幅度超過1300點,跌幅超過10%。更讓人百思不得其解的是,歐元的暴跌居然是發生在歐元區和世界主要經濟體決定安排救助資金達一萬億美元之后——如此力度的救援舉措卻難擋歐元跌勢,說明歐元區經濟甚至包括全球經濟都可能二次探底——尤其是虛擬金融市場的二次探底。 全球虛擬金融市場的聯動表現告訴我們:利空接連到來,蝴蝶效應具有極大的傳染性。在全球市場趨冷的情況下,中國經濟難以獨善其身,而中國經濟的不良表現,更可能打擊全球投資者的信心。 歐元的暴跌還告訴我們:前期全球經濟的復蘇,很大程度是由于政府注入極大流動性的原因,當經濟剛剛轉好,政府就企圖退出,或發出明確的退出信號,市場流動性立即就會轉向——市場的信心還十分脆弱。 在這樣的時候,我以為,我們要非常注意防范利空消息的疊加作用,防范政策退出信號的混亂,尤其要注意不能將調整與退出混為一談,將精確打擊與整體打壓混為一談,將抑制局部過熱與控制全局過熱混為一談。中國股市暴跌的現實已經提醒我們:中國投資者的信心很脆弱,中國經濟的單肺病也很重,經不起硬著陸。 令人振奮的是,上周末溫家寶總理在天津考察時提出:“要加強協調,適時適度。注重宏觀經濟政策的協調配合,既形成調控整體合力,又要防止多項政策疊加的負面影響,始終合理把握政策力度!笨戳丝偫淼闹v話,我對中國經濟又充滿了希望。 在此,我特別要說的是,在中國股市暴跌時,更要注意不能過分看空、做空。 必須承認,中國目前問題最大的是房地產市場,最難辦的也是房地產市場調控。但我要強調,目前的房地產過熱問題并非中國經濟整體過熱。 我堅決反對一味看空中國經濟,尤其是在歐元區出現債務危機之后,我更反復強調這是難得的歷史機遇。如何化解中國的流動性泛濫,不能只盯住房地產,而要另辟蹊徑或選擇騰挪,例如加快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改革,讓人民幣走向世界——讓流動性向全世界釋放,同時對民間資本放開市場,放開準入門檻,尤其是金融市場——比如農業銀行股份制改革就可以邀請民間資本做戰略投資者;同時要加快創新,加快吸收引進——模仿創新也行,必須將多年積累的超強產能迅速地轉移到能夠生成新的GDP的地方,這才能避免經濟的大起大落,才能借調控房地產之機實現多年無法推進的產業調整。 不管怎樣,目前還看不到過分看空中國經濟的理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