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我國面臨較大的通脹壓力,但在國家宏觀調控下,CPI漲幅超過3%只是短期現象,很可能出現在5-7月,其他月份將維持在3%以下。
2010年通脹壓力遠小于2008年上半年和2004年
許多研究認為,2010年通脹壓力很大。我們認為,2010年確有通脹壓力,但再大也不會大過2008年上半年,也大不過2004年。與2008年上半年相比,豬肉價格和油價都有較大幅度的下降,與2004年相比,水電油運供給瓶頸大為緩解。 經濟快速發展,供給能力大幅增長,供求關系決定難以發生高通脹。2009年貨幣供給大幅增長,很大程度上已被經濟增長和房地產市場吸收,中國不具有發生高通脹的條件。 2010年我國實際經濟增長率按9.5%計算,潛在經濟增長率約10.0%,實際經濟增長率低于潛在經濟增長率約0.5個百分點,仍然存在著產能過剩。以增加值衡量,過剩產能約5000億元,換算為總產值,約2萬億元,象鋼鐵、電解鋁、水泥、平板玻璃等產能嚴重過剩行業,產品價格難以大幅上漲。 由于產能過剩,我國未來較長時期不會看到通脹發生。我國上一輪經濟擴張期長達五年,連年大規模固定資產投資積累了巨大的生產能力,經濟進入收縮期后各行業產能利用率均處于歷史低位。2009年投資高增長也會形成相當部分的生產能力。現有過剩產能結構情況復雜,閑置產能不僅包括需要淘汰的落后、低端產能,還包括為出口服務的先進、高端產能。由于我國各行業調整壓力首先來自出口需求萎縮,目前產能閑置最為突出的是近年來滿足出口需求的生產能力,此類產能短期難以通過內需得到消化,其產能過剩問題是全球性的,解決產能閑置需要國際經濟環境的較長時期持續好轉。因此,未來幾年發生通脹的可能性很小。 短期來看,發生高通脹的可能性小。今年上半年支持PPI上漲的一個重要是“補庫存”。根據歷史經驗,去庫存階段,CPI大幅回落,補庫存階段,CPI緩慢上升,庫存與物價變化基本一致。2008年8月底,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產成品資金占用增速高達28.5%,經過去年四季度和2009年上半年的加速消化,到2009年8月底,增速快速下滑到-0.8%,到11月底,產成品資金占用增速緩慢回落到-1.2%。8月工業庫存已基本上觸底。需求快速增長開始傳導到工業生產,5月起我國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開始回升,到11月迅速回升到19.2%。今年上半年,由于重工業生產維持較高增速但需求增速快速回落,工業將面臨“補庫存”,受此影響,二季度PPI還會高增長,下半年將顯著回落,但PPI大幅上漲只是采掘工業PPI和原料工業PPI上漲,加工工業PPI漲幅很小,傳導到CPI的幅度更小。 二季度實際經濟增長率超過潛在經濟增長率的幅度很小,引發CPI上漲的需求動力較弱。從動態角度來看,只有當實際經濟增長率持續高于潛在經濟增長率一段時間后,實際總產出才會高于潛在總產出,對價格形成較強的拉動力量。2008年4季度和2009年前3個季度,我國實際經濟增長率比潛在經濟增長率分別約低4.0、4.2、2.4和1.0個百分點,同期物價大幅下跌;2009年4季度GDP增長率超過潛在經濟增長率約0.8個百分點,今年一季度如果GDP增長率為11.5%,將高于潛在GDP增長率約1.7個百分點,存在著物價上行的短期壓力,但如果二季度GDP回落到9.5%,將低于潛在GDP增長率約0.1個百分點,物價上行壓力得以緩解,如果三四季度GDP增長率分別為10%和9.0%,將分別比潛在GDP增長率高0.6個百分點和-0.3個百分點,這樣,物價并無上行壓力。 2010年基礎產品價格上漲對CPI影響較小。因此,即使“水電燃料及其他”中的水和燃料上漲超過10%,我們預計對CPI上漲的影響也難以達到0.5%。
從翹尾因素分析,2010年溫和通脹。2010年6、7月份翹尾因素最大,均為2.1個百分點,全年12個月翹尾因素平均約為1.24個百分點。我們認為2009年經濟增長速度不超過10%,新漲價因素難以超過2007年和2008年這樣的經濟高增長年份,至多會達到2003-2004年經濟復蘇階段水平,我們以2003年和2004年新漲價因素平均值1.35個百分點計算,2010年CPI漲幅在2.6%左右。 2010年CPI上漲更多地體現在食品價格上漲上。2009年11月受天氣影響,我國豬肉、雞蛋、蔬菜、成品糧等食品價格上漲,雖然其中不乏季節性波動和恢復性上漲因素影響,但多數食品價格未來仍存在上漲空間已是不爭事實。 我國糧食、豬肉、食用油都已建立了較為完備的儲備體系,庫存和供應比較充足,糧油肉持續上漲的可能性不大。從供求關系看,目前我國糧食和豬肉等食品類價格都不存在大幅上漲的可能。
5-7月CPI漲幅將超過3.0%
隨著2009年天量信貸投入,當前通脹預期比較強烈,2009年下半年,CPI持續回升,并于11月轉負為正,各種產品漲價也越來越多。預防通脹、管理通脹預期提上政府決策層面,自年初以來,政府調控物價早于市場預期,力度也非常大,一季度物價比較溫和,關鍵在二季度,4月CPI漲幅可能不會超過3.0%,但5-7月起將連續3個月超過3.0%,6月和7月可能在3.5%左右。8月之后,隨著翹尾因素的快速減弱和調控的持續,CPI漲幅將明顯回落。 當前,通脹預期強烈但通脹率并不高,形成強烈反差。其實,通過比較,可以很明顯地看出,當前通脹壓力并沒有預期的那么大。與2008年上半年相比,我國豬肉價格和油價都比較低,一是,2008年上半年油價最低也有89美元,目前油價盡管上漲,同比漲幅很大,但還沒有超過89美元,二是,當前豬肉價格非常低,按商務部的調查數據,2008年上半年每500克均在14元以上,目前尚不到11元。與2004年相比,2004年經濟過熱,水電油運緊張,6-9月CPI連續4個月漲幅超過5%,而當前,水電油運均沒有出現緊張情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