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現代中國,所謂的中產階層或階級是一個徹頭徹尾的假問題。西方中產階級最早是指市民,既包括窮人,也包括富人,既有無產者,又有資本家。民主的社會基礎在于所有人,其動力應是非主非奴的自由人和國家的納稅者。只要政治改革啟動,這種人中國從來就不缺。借口我國中產階級存在與否來拒絕憲政民主,只是某些人的障眼法。
關于中產階級有兩種說法:第一,中產階級就是指中間收入者,不窮不富的人;第二,中產階級就是企業家,就等于是資產階級。以上兩種說法都不正確。中國人對中產階級有一個非常大的誤解,就是根本忽略了在西方民主化過程中產生的“中產階級”這個概念,它邏輯上到底指的是什么?是指資本家,還是指中等收入者?有誰能夠證明歐洲脫離中世紀走向近代憲政的時候,是所謂的橄欖型社會?大多數人都是中等收入者? 其實,中產階級指的是相對于歐洲中世紀兩大階層之外的一種中間等級——既不是農奴、也不是農奴主的人。簡單說,是市民——既包括最窮的人,也包括最富的人,既包括無產者,又包括資本家。產生國民的第一步,就是要有大量的直接向國家納稅,同時又有參與國家事務愿望的那種人,就是納稅的第三等級。貴族是不納稅的,農奴也不納稅(只對他的主人有義務)。 中國自古以來就搞中央集權,上面是皇帝,下面是編戶齊民,就是我說的“大共同體本位”狀態。如果把皇上當成“惟一的領主”,那編戶齊民無論貧富就都是他的“農奴”,這樣的話,中國沒有一個人是“中間等級”。可是,他們大多數卻是國家的納稅者!而如果不考慮對皇上的隸屬,只就民間的人際關系而論,那中國從秦始皇時代起就已經是典型的“中間等級社會”!在歐洲,形成中產階級是建立民主的條件。但在中國恰恰相反,從邏輯上講,建立民主是出現中產階級的條件!當然,這是本來意義上的“中產階級”。 民主的動力的確應該是非主非奴的自由人、國家的納稅者,只要政治改革啟動,這種人中國從來就不缺。至于說什么只有不窮不富的人才喜歡民主,或者說只有資本家才喜歡民主,這既不符合邏輯,也不符合事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