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11-12 作者:周飆 來源:21世紀經濟報道 |
|
|
時隔數月之后,默多克再次向搜索引擎開炮,除了繼續激烈指責谷歌微軟等竊取信息,更聲稱要在旗下報紙網站實行收費之后,屏蔽搜索引擎;谷歌迅速作出回應:“這很容易,只需要通知我們即可”,實際上連通知都不必,新聞網站只須簡單修改一下機器人文件即可自絕于搜索引擎。 拿這么一件易如反掌的事情來大肆宣揚,的確顯得很無厘頭,讓人摸不著頭腦:既然你的新聞網站至少部分內容是歡迎未付費讀者來看的,那么搜索引擎給你帶來更多讀者有啥不好呢?畢竟搜索引擎不是轉帖者,拿走內容卻帶不來流量。 除非這只是一次為未來討價還價作鋪墊的策略性憤怒,否則默多克顯然誤解了搜索引擎在整個信息傳播體系中的作用,搜索引擎幫助人們找到需要的內容,但并不代替內容提供商的功能。 新聞業當前的危機,在于一方面無法拒絕將內容放到網上,但同時又難以說服讀者為此付費,這怎么也怪不到搜索引擎頭上;而且,即便你說服讀者付費閱讀,最好仍對搜索引擎網開一面,允許其在特別授權下全文抓取,否則你的新聞傳播力便會大打折扣,或許默多克正是在為不久之后的此類交易做準備?這倒是很有可能,因為他的網站眼下正在醞釀收費政策。 許多報紙都在為新傳播格局所帶來的危機而哀號,但默多克卻遠不是他們的難兄難弟,相反,他本應暗自偷笑才對。 首先,新聞集團是個綜合性傳媒帝國,其占收入將近一半的電視業務并未受新媒體沖擊,而它的《華爾街日報》,讀者以商業和富裕人士為主,是各大報中最愿意付費閱讀的;其次,也更重要的,隨著網絡媒體打垮傳統報紙,正好給默多克這個后來者和實力派,提供了打掃戰場和重建產業生態的機會,要把握好這一機會,必須利用好而不是推翻現有的基礎設施,而搜索引擎無疑居于核心地位,就像前兩次工業革命中的鐵路網和電報系統一樣。 未來傳媒格局中,谷歌有望成為平臺之王,而新聞集團則很可能成為內容之王,他們都是這場大轉變中的勝出者,在產業鏈上將有大量的親密接觸,合作和沖突都將難以避免,默多克這只老狐貍的發飆開炮,很可能正是在為這對呼之欲出的新對手新冤家的未來關系爭取籌碼。 按一種博弈理論的說法,競爭中處于不利地位的一方往往會首先發難,并采取虛張聲勢的姿態,主動引發遲早難免的沖突,以便在隨后的談判中獲得較有利的妥協條件,而較強大的一方反而比較從容不迫,傾向于任由事態自然發展。 或許默多克正是在運用這樣的策略,或許私下的接觸和談判已經開始,這樣的話,明年我們應該會看到一些結果,比如收費制與搜索引擎全文抓取之間的協調,比如RSS閱讀器等第三方展示窗口對付費賬戶的識別,甚至某種一攬子收費方案和支付工具,等等;這樣的前景是值得期待的,它的成功將不僅為整個新聞產業鏈構建廣告之外的盈利模式,也將為廣大新聞從業者建立新的激勵基礎,從而挽救岌岌可危的專業新聞。 但我們仍不能排除另一種可能,那就是默多克果真不明白傳播格局的變遷,他的老朽和對技術的無知導致了對局勢的誤判,而他的顧問也沒有提供恰當的幫助,這樣的話,新聞集團也可能走向一條封閉倒退之路,這將是默多克的悲劇,也是傳媒業的悲劇;一個封閉的傳播圈,不僅對讀者缺乏吸引力,作者同樣會失去大部分寫作沖動,這不光是錢的問題,一篇文章的傳播廣度,本身對讀者構成了吸引力,對作者構成了激勵,一些大公司的檔案庫里,鎖著整箱整箱的機密研究報告,除了極少數專業研究者,有多少人有興趣去讀它寫它? 至于谷歌,可以預料,如果傳統新聞企業拒絕合作,它的戰略重點將轉向對新聞博客和獨立新聞團隊的支持,就像YouTube對業余拍攝者的支持那樣,那樣的話,新聞業的重建將從一個組織更簡單分散、質量更無保障的起點開始,盡管演化進程會讓它重新走向組織化和專業化,但這樣的推倒重來無疑是巨大的損失,也會加劇短期內的危機和混亂,對于已經付出巨大沉沒成本的現有從業者來說,可不是好事。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