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最新統計數據,2009年1-9月國內生產總值(GDP)較上年同期增長7.7%,增速雖仍低于2008年同期水平,但與上半年的7.1%相比保持了繼續回升的態勢。今年前三季度中國股票市場的逆勢上漲,在一定程度上帶動了消費復蘇,使工業生產和投資增長保持強勁回升態勢,表明中國經濟正轉向較為健康的運行軌道。 然而,今年GDP“保八目標”的成功實現,并不一定意味著經濟效率的增進和經濟福利的提高。追求絕對增長率數值的“GDP迷思”與“增長幻覺”以及股票市場的“虛假繁榮”均無法掩蓋日益顯現的福利瓶頸和體制性障礙。 筆者頗有疑慮的是,今年第四季度到明年第一季度,物價是否會出現明顯上漲?實際業績和利潤水平是否會縮減?私營企業利潤在國民經濟凈所得中所占比重,以及中產階級收入在社會財富流量中所占比重是否會縮減? 今年1-9月累計零售額增速為15.1%,低于2008年1-9月的22.0%。2009年的CPI控制目標設定為4%,這是考慮到近年來的總體趨勢和年度變化而權衡的。2008年全年CPI較上年同期增長5.9%,不僅高于2007年的4.8%,而且也高于2008年官方設定的4.8%的目標,并刷新了1996年以來的最高增速紀錄。 作為CPI領先指標的生產者價格指數(PPI)1-9月較上年同期下降6.5%,而2008年同期該指標則有8.3%的增速。2008年全年PPI較上年同期增長6.9%,增速高于2007年的3.1%。今年9月份,PPI較上年同期下降7.0%,這是連續10個月下降。工業品價格的持續下降顯示生產需求的完全恢復尚待時日,工業生產也尚未完全復蘇。 1-9月,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較上年同期增長8.7%,增速低于2008年同期的15.2%。2008年全年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速為12.9%,低于2007年的18.5%。以制造業為基礎的工業是推動國民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工業產值通常占GDP的一半左右,是工業產值的基準測量指標。 然而,經濟增長嚴重依賴于政府所主導的大規模集中投資,至少從一個側面說明市場經濟的運行體系還遠未達到成熟或得到顯著提高的層面。通過政府強力集中資源而帶動投資和刺激總需求,或許有助于短期單一目標的實現,但卻無法擺脫發展瓶頸(尤其是福利瓶頸)的困擾。 我們應當保持警醒和理性,努力克服“GDP迷思”與“增長幻覺”,切實關注居民實際收入增長和中產階級群體的成長與壯大,使老百姓能夠感知到的經濟福利水平真正隨著GDP的增長而明顯提高。(作者系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