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夏,氣溫與樓價齊升,謊言與真相共舞,地產業一派大好景象背后,掩不住的是從業者心里的一絲不踏實。 半年之前,有一位建筑專業出身但在實業公司搞基建的朋友向筆者咨詢,問要不要跳槽到開發公司去?當時被筆者阻止。半年之后的今天再聯絡,此君再無投奔之意。 從業者的取舍,已經很明確地說明問題。但為何從業者會作出這樣的選擇,卻是廣大消費者都要深思的事情。俗話說,“買的沒有賣的精”。面對信息不對稱的局面,買者用常識來判斷往往會出錯,誰都知道房價太貴,但何時跌卻是一個極難回答的問題。
而從業者的選擇在告訴我們,時點已經近得不能再近了。 通常情況下,商品的價格波動會是曲線的。價格的上升不會一蹴而就,下跌也不會一跌到底。樓市小陽春的說法,其實反映了一種大眾的普遍看法,這只是一種回暖,而不是一種反轉。其實小陽春背后的寒意,讓人不禁為任志強這樣以有知而無畏者捏把汗。 寒意有四:其一,誰說開發商不可以虧本?賣白菜的可以賺上午賠下午,賣房子也應該可以賺上半場賠下半場。想不賠先要學聰明,而順應民意就是最大的聰明。 其二,現在人們觀察到的地產業,不太全面。多年居高不下的房產價格,造成了地產業的另外一支力量,那就是炒房人手里的空置二手房。早先樓市空軍(指看跌房價者)用來安慰自己的一個數字——亮燈率,說明的就是這一支力量的強大。 不過看跌者沒有明白的是,在價格上漲的時候,炒房人是買方的一支力量,只有在下跌的時候,大量的空置二手房才會“逞威”,它會大大加速房價下跌的速度,使事情變得不可收拾。而這一輪的小陽春,已經有不少聰明一些的炒房人開始出手二手房了。 開發商鼓噪出來的熱點,其實部分是“聲東擊西”的效果,讓聰明的炒房人先走了一步。大量不亮燈的二手房是開發商心里永遠的痛,只不過他們永遠不會提及。 其三是經濟危機。其實克魯格曼來華,說的最實在的一句話就是,西方經濟明年這個時候可能比現在還要差,而這對地產業或許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 支撐起現在地產業小陽春的中堅力量,是體制外的一批民營企業主,他們擔心資產縮水而發起的購買動作,是交易量上升的最早動源,他們的動作帶來了“剛需”的恐懼,中產階層中的年輕人害怕房價進一步上漲而不得不買房,帶來了交易量的進一步上升。 但如果明年的西方經濟還要進一步差下去,那么大批復產的出口企業就會雞飛蛋打,現在投入的借貸資本到時候都會變成壞賬。而這就會引發新二手房的拋售。很可能,這就是樓市進一步下跌的動源。 政府的動作會引發第四層的寒意,這就是廉租房和物業稅。當然這是在長期地影響市場的,是政府手里的調控工具。物業稅現在被談論,其實是政府在敲打開發商。而建設中的廉租房才是真正的解決之道:中國人還不富裕,要全部在市場里解決住房問題,現在還有困難。 這一點,任志強所謂“為富人造房”沒有說錯。但這一點同樣指出了任志強的盲區,他喜歡引用數據講話,但似乎忽略了一個事實,現有的數據里,就有窮人買房的成分在里面。不知道任總是不是學過統計學,統計學是講前提的,你的數據要干凈,這是最大的前提。 聰明人是王石,他順應了兩種潮流,一種是順勢而為,對民意說“是”,百姓憤怒的時候,他說萬科不賺昧心錢,房價最高時他在“跑路”,萬科在全國都削價拋售,贏得了先機。 所以有一句話很經典,那就是“人都是笨死的”。在市場經濟里,我們要明白的是,狂妄是產生愚蠢的重要來源。中國漸進式發展道路產生了很多富人,房地產業尤其如此,但他們不一定是聰明人。不聰明不要緊,自知和知人善用也可以產生財富,如果富而狂妄,到時候恐怕只有被人看笑話的份了。 此話與地產業者共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