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2汶川大地震造成災區人民重大人員傷亡和經濟損失,作為經濟命脈的金融,在災區恢復重建中,肩負著重要責任,金融行業要想災區之所想,急災區之所急,靈活運用貨幣金融政策,采取多元化的信貸扶持策略,盡快幫助災區人民恢復生產,重建家園。
積極營造寬松的金融環境
大地震涉及四川18個市(州)和甘肅、陜西、重慶部分地區,受災面積超過10萬平方公里,直接受災人口達1000多萬。地震已造成房屋倒塌312.8萬間,房屋損壞1560.9萬間。同時,受災地區交通、電力、通訊、供水、供氣等基礎設施均受損毀,損失嚴重。這次大地震已造成直接經濟損失超過5000億元。有大量的民居、工廠、學校和基礎設施需要重建,需要及時大量的外部資金注入和支持,雖然財政和募捐給予了有力的支持,但要想全面恢復生產和重建家園僅靠此款還是遠遠不夠的,溫家寶總理指出:“支援抗震救災要舉全國之力”。金融扶持當然是重要的保證。由于今年實行從緊的金融政策,收緊銀根比較明顯。在重要災害面前,對于災區重建,要給予特殊或有別常規的優惠金融政策,以便加速受災地區的重建和快建工作。 目前央行已同意成都、綿陽、阿壩等四川省6市州地方法人金融機構5月20日暫不提高存款準備金率,以擴大資金供給。自汶川大地震發生以來,央行已先后出臺了多項緊急措施,其中針對災區商業銀行出現的流動性困難,央行已經增加了55億元再貸款。央行18日晚發布的公告顯示,國家金庫總庫已向四川、重慶、甘肅、陜西、云南等地累計撥付緊急救災款項27.14億元。國家金庫各分庫共向四川、重慶、甘肅、陜西、云南等地累計撥付緊急救災款項62.68億元。針對災區借款人如何還款及取現等問題,央行和銀監會又緊急下發《關于全力做好地震災區金融服務工作的緊急通知》,要求各銀行應充分考慮到受災地區群眾和企業的實際困難,對災區不能按時償還各類貸款的單位和個人,不催收催繳、不罰息,不作不良記錄。《通知》要求,要切實做好抗震救災和災區重建的信貸工作。銀行業金融機構要加大資源調配力度,優先保證抗震救災急需物資生產與流通的信貸需求。要抓緊制訂災區重建的信貸支持計劃,合理調整信貸資源地區配置,從信貸總量、信貸資金和授信審查等多方面優先支持災區重建。這些寬松有力的金融政策必將快速助推災區的重建工作。
優先保障農民生產自救
根據農業部發布的消息,地震共導致1250萬只飼養的家畜死亡,并毀壞了菜地和種植大米所需的灌溉系統。超過20000公頃蔬菜和超過10000公頃小麥在5月12日四川大地震中被毀。因灌溉系統受損,導致農民無法種植高達100000公頃稻田。從這次發生地震的區域看,都集中在縣以下的廣大農村地區,農民受災最為嚴重,農村的生產都具有很強的季節性,支持農村生產必須快速果斷,不失時機。在地震發生后,央行已經第一時間給四川和甘肅安排了支農再貸款22億元和33億元,用以解決轄內銀行和農信社的支付頭寸和流動性需求。央行成都分行還在總行新下達的再貸款、再貼現限額基礎上,增加支農再貸款限額15億元,并對再貼現需求較大、有再貼現窗口的成都市、綿陽市增加再貼現限額10億元,同時要求央行四川各中心支行對金融機構(包括國有商業銀行分支機構)的再貼現、頭寸再貸款需求及時電話請示分行,特事特辦,不受限額限制。
全力支持企業恢復生產
在四川汶川大地震中,企業直接經濟損失達人民幣670億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奚國華在新聞發布會上宣布,四川省和周邊地區的大約14207家公司在5月12日的特大地震中受災,在考慮到未來產值損失的情況下,獨立預測估計總損失將高達200億美元。電網遭受人民幣67億元損失。遭受損失或毀壞的包括工廠、煤礦、收費公路、辦公樓、化工廠和其他設施。在廣大地震災區,許多企業的生產經營受到嚴重破壞,不少企業甚至需要完全重建,企業急需大量的建設和生產資金。這時作為企業開展融資的主體——各商業銀行,都應該放寬金融限制,及時為企業的重建和生產經營提供資金支持。災后工商銀行就明確表示,對電力、電信、公路、鐵路等部門的抗震救災的貸款做到特事特辦,及時審批,減少流通,保證在短時間提供救災的融資。 到5月18號,工商銀行已經為四川地區的交通、電力、電信和制藥提供13.65億,其中二灘電力公司貸款3個億,廣安發電公司貸款3個億,樺甸四川1.55億,成電高速1.67億。據銀監會不完全統計,截至19日12時,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已發放重建貸款29.9億元。這些貸款及時的審批和到位有力地支持了受災地區的抗震救災工作。同時對因地震災害影響不能及時還款的企業逐一的做出必要的調整,保障其生產經營資金不斷鏈。農行也出臺“三用兩免”的政策。一是優先保證受災地區,特別是重災地區四川農行的抗震救災的信貸需求。二是優先支持公路、橋梁、電力、通訊企業的資金保障。同時緊急出臺抗震救災九項信貸政策。一是把支持災后重建作為當前信貸工作的當務之急,為當前抗震救災和災區重建中的電力、能源、交通、食品和藥品、建材供應,救災物資生產將作為信貸投放的重點,優先保障貸款規模,加大投放力度,提高審批效率,保證資金及時到位。二是積極支持企業恢復生產的合理流通資金需要,對具備恢復生產和經營條件,市場前景好,經營有效益的企業,增加貸款后現金流量要足,信用良好的企業要加快貸款審批速度。三是對災區三農貸款實行優惠利率。四是根據災后重建的實際情況,適當調整貸款擔保方式,符合貸款條件,實行多戶連保方式,允許對省市財政重建項目發放過渡性貸款,受災嚴重的都江堰等15個縣三農貸款按轉入條件和流程辦理。這些措施都將及時有力地支持災區的重建工作。
為安居工程做好按揭貸款
這次大地震受損最直觀、最大的是民房,在災后重建中,居民將面臨緊迫的建房問題。在這方面,光靠政府的扶持會有很大的困難,銀行配套的按揭貸款將會發揮重要作用。對此,各商業銀行要早作打算、早計劃、早安排,向災民作好按揭貸款的發放工作。對于原來發放的按揭貸款,也要按照人性化的理念進行對待和處理。有的商業銀行已經表示,在特殊時期,第一可以根據受災客戶的身體狀況,向目前仍處于還款階段的業務提供寬限期,客戶可以選擇在寬限期內只還息不還本,也可以選擇都不還。第二向受災客戶提供延長貸款期限的服務,一般延長總時長的一半。第三延長貸款還款期限,由目前每期正常還款日后10個自然日延長到30個自然日。第四對違約客戶減免罰息,對于5月12號災情發生以后,貸款產生違約的不罰息,已經進行罰息的要進行相應調整。第五對違約客戶目前不登記違約記錄。對于5月12號災情發生以后貸款產生違約的,違約記錄不向央行系統數據庫保存。這些措施都將為災區民眾的房屋重建發揮重要作用。
積極發放民生小額貸款
由于受災地區涉及到廣大百姓的經濟活動,無論是打理一日生活,還是生產經營,都需要大量的小額貸款,以保障人們的經濟生活和促進災區的商貿流通。對此,各商業銀行要以大力支持災區經濟發展為己任,采取積極措施,向急需資金的居民發放小額貸款。郵政銀行有關人士已經表示,立足鄉鎮的郵政銀行有著義不容辭的責任,下一步一定要做好小額貸款。雖然郵政銀行辦理信貸業務是從去年剛剛開始的,但在支持當地的農民開展生產經營方面作用很大,這一次將采取免息、展期來幫助災區恢復生產。由于郵政儲蓄近幾年來吸收的資金具有規模大、期限長這樣一些特點,可以通過專項融資、協議貸款等方式和一些政策性銀行開展合作,對受災地區重新調整授信額度,積極支持四川、甘肅、陜西等地城商行、農商行等金融機構在災后重建中幫助災區人民恢復生產生活。可以預期,小額貸款將為災區人民改善民生發揮重要的促進作用。
(作者單位:工商銀山東省濟寧市分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