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1-05 新華社記者:姜雪城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現在企業只有250名工人,還想招70個,可是招不到。”夏萊寶紡織有限公司總經理陳兆君一說起招工問題就滿腹牢騷,“我們把企業從東部搬遷到西部,沖的就是原材料和勞動力。沒想到現在不僅招工難,招來了還留不住,有的干滿了這個月,下個月就找借口不來了,企業只好重新再招。”
寧夏萊寶紡織有限公司是一家東部西進企業,2005年3月離開浙江省寧波市落戶靈武市。按照設計生產能力,這家企業每年可紡紗1500噸,織布250萬米。但是,由于生產女工難招,紡紗車間12臺紡紗機就有三臺一直停機閑置,實際每年只能紡1000噸紗,織180萬米布。
地處大西北的寧夏回族自治區,至今農村勞動力還大量向外輸出。然而,記者近日在靈武市采訪時發現,靈武市現有的紡織、羊絨等勞動密集型企業,目前普遍面臨用工短缺問題,羊絨企業尤為突出。據靈武市經貿局介紹,僅全市40家羊絨企業工人缺口就達2000人左右。
在中銀絨業股份有限公司的羊絨衫制作車間,記者看到手搖制衫機大多都閑置,而縫合環節的不少青年女工因為手頭沒有活干,有的干脆趴在工作臺上打瞌睡。該公司辦公室主任張旺說,企業現有1600名工人,如果滿員還缺500多人,同時每月的流失量又達30%。
“這既是發展的新煩惱,更是發展的新喜悅!”市委副書記翟新君說,“對西北落后地區來說,當前面臨的最大困難是怎樣更好、更快地發展。靈武市工業企業用工荒反映和折射出來的信息,其中很重要的一條就是當地陳舊單一的經濟結構正在日益得到調整和優化。”
靈武市長期以農業為主,近年在西部大開發中,當地工業經濟迅速崛起。2003年興建的羊絨工業園區已經成為西部舉足輕重的羊絨深加工基地,每年全國60%的精品無毛羊絨都在這里集散加工。
分析靈武市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出現用工荒的原因,勞動部門認為主要是隨著經濟的迅速發展,全市勞動力市場總體供給與部分企業的用工需求發生錯位。如羊絨加工企業的用工絕大多數都是年輕女性,近期僅缺口最大的五家企業就需要招工800人,而在當地就業市場求職登記的勞動者總數只有1693名,其中求職意向相匹配的僅162名。加上企業用工不規范和勞動者觀念陳舊等因素,結果就出現了招工難與工人大量流失并存的局面。
靈武市勞動就業局局長米永強認為,西部地區的農民工外出打工起步晚,觀念轉變慢,短期內很難適應工業企業快節奏的工作,這需要政府、企業和務工者共同努力來解決。但是,要從根本上解決用工短缺問題,最終還得靠用工企業提高務工者的工資待遇。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