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收購手機處理器巨頭ARM的消息已傳了4天,雙方至今都未澄清。ARM所在的英國當地一家媒體最先透露出這個消息,稱蘋果有意以80億美元收購ARM。根據蘋果上周剛發布的財報,他們手中現在有417億美元現金,面對營收不足6億美元的ARM,似乎收購不會費什么力氣。 讓業界吃驚的是,ARM是全球移動處理器授權合作巨頭,在手機領域的市場占有率近100%,目前正朝上網本等市場延伸,聯想幾天前剛宣布與其深度合作。而蘋果憑借iPhone、iPad等熱門產品在移動互聯網領域正紅得發紫,如果吃下ARM,有望造就一個超強大的企業,足以讓諾基亞、三星、索尼膽寒。 表面看,蘋果確實需要ARM。多年來蘋果一直與ARM合作緊密。前不久,蘋果iPad中還用上了首款定制的ARM處理器。如蘋果得手,這家消費電子巨頭就會成為現有移動互聯網市場背后最大的處理器核心知識產權供應商,它的垂直一體商業模式將如虎添翼。 但這會不會只是一廂情愿?兩天前,ARM
CEO沃倫回應說,收購傳聞讓ARM股價上漲不少,令人興奮,但公司商業模式是將技術授權給其他公司,ARM不做處理器本身,沒有收購必要。 這似乎是在潑冷水,且還隱含著對蘋果商業模式的評價。ARM一直對外授權,處理器伙伴很多,而蘋果多年來大包大攬幾乎所有核心環節,從硬件到軟件。 “蘋果真要收購ARM,它一定會遭遇兩種商業模式的矛盾。”全球半導體調研機構isuppli中國高級分析師顧文軍說。 ARM的贏利模式就像圖書出版:一是一次性對外授權獲得收入;二是版稅,即每生產一片芯片獲得提成費。由于收費低廉,ARM整體營收一直較小。但10多年過去,它培養了一個遠比PC市場更龐大的陣營,如山寨手機。按照蘋果的商業模式,一旦收購成功很可能停止ARM的對外授權。那將斷絕全球ARM陣營處理器企業的活路,并直接影響下游手機企業的生存,對通信市場來說無疑是場災難。 蘋果如得手后繼續維持ARM授權格局呢?筆者認為也很難。因為蘋果是家消費電子企業,走向平臺化道路后,處理器業務只是服從于其終端的核心,但不是目的。即便對ARM原有合作伙伴繼續授權,在多個領域也會產生矛盾,比如在處理器產品上,與高通、聯發科、展訊對決,在PC、手機及其他移動終端上,與已成伙伴的諾基亞、三星、聯想等競爭。 蘋果應不會將自己置于上述尷尬境地中。顧文軍認為,蘋果很可能收購ARM的合作伙伴,比如處理器設計企業。事實上,它一直在做這一布局。2008年收購過P.A.
Semi,強化了IBM處理器架構應用。如果再擁有一家ARM架構的處理器企業支持,將可以完整覆蓋現有移動互聯網終端。即使英特爾在這領域快速壯大,其陣營也很難阻擊蘋果。
如選擇這條路,蘋果有望繼續扮演新一輪產業變革的領導者。這也是一種開放之路。蘋果已經意識到,壟斷一個產業鏈將無法真正造就一個產業。因為這會遭遇英特爾在PC領域面臨的壟斷話題,后者曾被視為PC業病態的元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