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云計算理念提出以來,目前已成為主導全球互聯網產業的重要趨勢之一。在筆者看來,云計算開創了一種全新的商業模式。對中國企業來講,如何取得這個“大計算”時代的全球話語權,實現整個產業的跨越式發展,是當前面臨的最大考驗。從產業發展看,云計算將使未來的互聯網變成超級計算的樂土。 云計算通過使計算分布在大量的分布式計算機上,而非本地計算機或遠程服務器中,企業數據中心的運行將更與互聯網相似。這使得企業能夠將資源切換到需要的應用上,根據需求訪問計算機和存儲系統。 對整個行業來講,這是一種革命性的創新,打個比方,這就好比是從古老的單臺發電機模式轉向了電廠集中供電的模式。它意味著計算能力也可以作為一種商品進行流通,就像煤氣、水電一樣,取用方便,費用低廉。最大的不同在于,它是通過互聯網進行傳輸的。 筆者認為,云計算不僅僅是在計算機硬件領域的革命性創新,在數據內容領域也同樣具有劃時代意義。隨著各種數據的字節化,原有的數據存在方式被顛覆了,以往堆積如山的物理數據成為虛擬化的數字代碼,這為云計算的產生提供了充分條件。同時,多重數據的組合與分析成為企業進行戰略決策的重要依據,云計算使組織運營進入了基于龐大數據的精準運營時代,這為云計算的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市場需求。 對企業而言,數據的互聯與洞察是企業發展的“雷達”,它具有克服慣性和預警的意義。在現代化的國際競爭中,企業不管處在何種發展階段都需要強大的數據信息整合能力,這些能力可以保證企業提前感知危機并提前把握未來的發展機遇。基于企業對市場數據、運營數據整合的需求,云計算誕生并成為今后大力發展的重要原因。 自從谷歌率先提出云計算概念后,亞馬遜、IBM、微軟、雅虎等國際巨頭均提出了不同的云計算解決方案,并建立了各自的云計算平臺。在國內,百度針鋒相對地提出了框計算概念,整個行業圍繞云計算展開了激烈的市場爭奪戰。 事實上,云計算作為一個完整的服務平臺,整合了應用服務器和基于云的文件、數據庫和數據對象存儲。當這些公司掌握了云一樣的龐大數據時,在龐大數據庫基礎上的數據分析、整合能力使這些企業掌握了透析全球商業機密的“鑰匙”,也就具備了左右全球未來走向的能力。從這個角度看,云計算背后的數據安全問題是未來企業乃至國家需要著重考慮的。云計算所帶來的數據“壟斷”,在某種程度上也將影響到全球商業安全乃至政治安全。 在以PC為主的“小計算”時代,我國企業在操作軟件、中央處理芯片兩大領域沒有主導權。而我國科研領域一直期望在信息網絡時代,通過借助信息化的手段來縮短科研水平同發達國家的差距,甚至超越他們。面對即將到來的大計算,也就是云計算時代,我國企業必須要抓住機遇,實現整個產業的跨越性發展。 筆者認為,中國企業要在云計算時代躋身全球前列,單靠企業自身的實力還是有困難的,必須依賴政府和企業共同努力,政府提供長周期的戰略協調管理、資金等政策支持,企業在技術、標準領域實現突破,共同推動產業發展。否則,一旦失去在云計算時代的控制力,不但不能實現產業發展的目標,國家的經濟、政治安全也將受到巨大沖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