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
美銀行業上季度盈利增加
美國政府18日公布的一份報告顯示,隨著全球信貸風險繼續下降,今年第三季度,美國銀行業在衍生品交易和現金投資方面盈利57億美元,比第二季度增加5億美元。美國財政部下屬負責銀行業監管的貨幣監理署當天公布的《銀行交易與衍生品活動》季度報告同時顯示,第三季度,衍生品交易信貸風險敞口也比上季度下降13%。
美林預測:全球股市明年升幅或達20%
美國銀行下屬的美林證券公司日前表示,2010年全球經濟的復蘇情況將好于普遍預期,但與歷史上嚴重衰退后的復蘇情況相比,此次經濟的恢復力度仍相對較弱。美林預計,明年全球股市升幅將達到20%。
證監會:支持和促進資本市場并購重組
中國證監會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蔡建春日前在上海表示,今后證監會將進一步完善制度,加強監管,創新手段,進一步有效發揮資本市場功能,支持和促進資本市場并購重組,更好地服務于宏觀經濟目標。 點評: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為產業整合、結構調整、轉變經濟增長方式提供了有效途徑,也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結構。今年以來,資本市場的并購重組活動日趨活躍,手段在不斷的創新,方案也逐漸趨于復雜化,如今來自監管層的支持則更會讓其如虎添翼。
中性
哥本哈根協議不具有法律約束力
經過馬拉松式的艱難談判,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當地時間19日下午在達成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哥本哈根協議》后閉幕。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說,他對此次氣候變化大會取得的進展感到滿意,本次會議朝著正確的方向邁出了一步,但他也承認,過去13天的談判進程相當復雜,進展非常艱難。 點評:哥本哈根在那13天儼然就是個“菜市場”,各國代表都帶著各自的“小算盤”前來討價還價,結果是顯然的。經歷如此長的時間,最起碼要有個象征性的結局,于是協議誕生了。不具法律約束力的協議基本是個空殼,國家之間的互相約束不是一兩周之間能談成的。
尚福林:完善創業板發行和風險監管制度
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22日表示,今后一個階段,證監會將繼續完善創業板發行和風險管理制度。他指出,要改進市場監管效率,加強跨部門監管協調,切實提高市場整體監管效果,嚴厲打擊市場違法違規行為,依法嚴懲內幕交易、操縱市場、侵占上市公司利益等行為,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
利空
歐新興經濟體壞賬可能增加
歐洲央行18日發布半年度的《金融穩定報告》指出,歐洲銀行業的商業房地產資產損失,以及在中歐和東歐的損失高于最初預期。該行警告稱,如果經濟下滑較預期嚴重,或出現貨幣貶值,西歐銀行業可能受到歐洲新興經濟體壞賬進一步增加的沖擊。
英上季GDP環比縮水0.2%
英國國家統計局22日宣布,英國第三季度GDP較第二季度萎縮0.2%,初步數據則為萎縮0.3%。這顯示英國經濟仍然處于衰退境地。
焦瑾璞:通脹風險可能后年爆發
中國人民銀行研究生部部務委員會副主席焦瑾璞19日表示,明年中國經濟將維持在一個高增長低通脹的理想狀態,但在貨幣時滯和貨幣幻覺的作用下,通貨膨脹風險將有可能在后年爆發。他強調,“從貨幣流動速度和資金流向可以看出,下一輪經濟過熱的輪子已經轉起來”。 點評:最近不少專家都在預測和提醒通脹,多數人都說明年沒什么問題,后年或之后會爆發。國家的調控政策是靈活的,應該不會坐等“通脹爆發”預言的映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