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北京8月上半月新房和二手房成交量首次雙雙“跳水”,其中商品房住宅成交量同比7月同期下降9.25%,前兩月連破紀錄的二手住宅成交量也同比下降了6.05%。業內人士分析,過高的房價已經讓需求受到抑制,市場拐點可能由此開始。
據北京市房地產交易管理網數據顯示,8月上半月的商品住宅成交量為7070套,比7月上半月的7791套少了721套。7月新盤價格漲幅已經明顯趨緩,成交量和價格的平衡點在7月上半月形成頂峰,從7月下半月出現成交量明顯下滑的趨勢。8月上半月大部分項目提價趨緩,價格與7月相比僅上漲2.46%。
據中大恒基市場部統計,8月上半月北京市二手房需求下降達11.6%,超過了成交量下降幅度,很多門店都出現了買房咨詢電話減少的現象,原來一天平均有10個求購者,而現在則只有8個,很多有購房需求的人也直接表示目前價格買不起了,選擇觀望。
點評:市場就是市場,它有自己的規律,不可能永遠受人擺布。今年3月以來,北京市新建住宅價格環比連續5個月上漲,且漲幅加劇,至7月份北京四環路以內商品住宅期房平均售價已超過每平方米1.7萬元。然而直到現在,一些項目還在玩自我炒作和“捂盤惜售”的把戲,一些地產商和“專家”們還在向消費者傳遞“北京的房價絕對不高”的信號。好在房價高不高消費者自己會掂量,一旦覺得什么價位跟不起或不值得跟了,他就不再跟進了。這就是最基本的市場規律,價格過高必然抑制需求持續釋放。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先生近日呼吁房地產企業“要保持清醒頭腦,理性定價,不搞捂盤惜售,維護樓市回暖的局面”,看來是不無所指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