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一段時期以來,樓市持續升溫,房價不斷走高,樓價走向成為民眾關注的話題。有媒體報道,國家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彭森在30日召開中國價格的論壇上表示,當前,要抓緊改進房地產價格和收費監管。
彭森認為,價格運行總體態勢好于預期,未來價格走勢有望進一步好轉。但同時也要看到,當前經濟仍處在保增長的關鍵階段,經濟回升基礎還不穩固,國際國內不穩定不確定的因素仍然較多,調整經濟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的壓力日益加大;流動性供應充裕,價格總水平上漲壓力逐漸顯現。
彭森強調,在當前國際金融危機的背景下,一些長期制約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體制機制矛盾更加凸顯,改革必要性和緊迫性更為突出。
因此,他認為,要推進民生價格監管方式改革,繼續加大清費治亂減負工作力度,完善糧食、生豬等主要農產品價格形成機制和調控體系。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壟斷行業價格監管,促進形成合理的收入分配機制。抓緊推進醫療價格改革,改進房地產價格和收費監管。
點評:今年3月,全國70個大中城市房屋銷售價格指數開始止跌回升,這本是正常的,但自4月下旬以來,住房價格開始過快上漲,有的城市房價上漲幅度之大出人意料,不少城市“地王”頻現,連二線城市的地價也接近了去年的最高值。于是,很多工薪家庭的購房夢再次化為泡影。對此,業內有識之士深表擔憂,中國房地產業協會副會長朱中一先生就曾直言,住房價格的過快上漲和若干城市出現的“地王”,一方面不利于自住型需求和改善性需求的進一步釋放;另一方面也可能對周邊地區產生傳導作用,進而對房地產市場的穩定健康發展和金融市場穩定產生不利影響。
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催生了房地產市場的“虛火”呢?無疑,不少房地產商的投機、炒作、玩“捂盤”貓膩,地方政府重祭“土地財政”大旗,都是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多年來政府有關部門對房地產價格和收費的監管不力,不能不說是房價得以“翻跟頭”上漲的極為重要的因素。住房對于民生的重要性不必多說,但愿此次國家發改委能切切實實地抓一抓對房地產價格的監管,抓出讓廣大百姓滿意的實效來———謝謝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