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投資”這個詞兒好聽,但真正從事天使投資的人,并沒有天空高高飛揚的天使們頭頂上那耀眼的光環。相反,在資本市場,他們其實很“草根”。
風光無限的VC們,似乎并沒有因金融危機而失色多少,依然閃現于各種高層論壇和鎂光燈下,更為因資產價格大降而帶來的機會摩拳擦掌;出手動輒以億計的PE們,越來越受到政府的重視,高官會見、享受稅收用地優惠及注冊審批綠色通道等等政策已是家常便飯……談及這些,一位從事天使投資多年的朋友不無委屈地說:“看看人家,我們只是不受重視的‘草根資本’。”
天使投資人的這種委屈,并非毫無道理。
如果將國民經濟比作金字塔,那么塔尖部分就是在公開市場(即股市,包括主板和即將推出的創業板)上市數量不足兩千家的上市公司,塔基部分就是數以百萬計的、處于初創期的小企業,中間部分則是處于不同發展階段、不同規模層次的企業。顯然,眼下VC/PE們投資的企業離塔尖不遠卻離塔基較遠,這些投資規模越大、層次越高,VC、PE們也就越受政府重視;投資成功概率越高,自身發展也就越迅速。特別是,即將推出的創業板,直接惠及眾多VC/PE。
而在塔基部分“討生活”的天使投資人,單筆投資不過幾十萬元、最多不過數百萬元,干的是VC/PE們看不上的“臟苦累”活兒,并且風險還高不少。其實,“草根資本”的這些投資對國民經濟的重要性怎么評價都不為過———沒有穩固、優質的塔基,何來挺拔的塔身和直指蒼穹的塔尖?但在我國現實中,天使投資不僅沒有享受到類似VC/PE的優惠政策,對天使投資人正常的稅收抵免待遇也享受不到。看著VC/PE一天比一天紅火,利好不斷,“草根”們能不委屈嗎?
但是,“草根資本”也不必過于委屈。VC/PE們享受到的利好、優惠,對其發展帶來的刺激效應,最終也會擴散到天使投資人的身上,并帶動天使投資的發展。原因很簡單,VC/PE們進一步發展壯大后,必然要對他們所投資的對象,在數量和質量上提出更多要求。如何滿足這種需求?有賴于天使投資人為VC、繼而為PE提供更多優質的企業資源。在這個不斷“接力”的過程中“草根資本”也會實現自身的發展。市場機制本身自會解開“草根資本”心中的委屈。
需要強調的是,在此過程中政府不能置身事外。一則從長遠看,天使投資的發展,是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題中應有之義。在公開市場和非公開市場內天使投資/VC/PE的發展上,政府不應厚此薄彼,而應根據不同市場特點,出臺相應政策促使它們協調發展,這樣才有利于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順利推進。因此,對天使投資發展所需的政策待遇,政府應逐步落實。
二則從當下看,金融危機對我國經濟的不利影響,尤其是就業方面的影響逐步顯現;與此同時,推進創新型國家的各項工作也在加速推進。在此背景下,政府提出鼓勵各種人才自主創業,這都對天使投資的發展提出了迫切的需求。無論誰創業,都要從小企業起步,而小企業初創期最緊缺的就是資金。在我國銀行體系對小企業信貸支持嚴重短缺的約束下,大力發展天使投資并通過股權直接融資促進小企業發展,無疑具有現實迫切性。而建設創新型國家,需要在不同時期都要有上世紀90年代金山求伯君、搜狐張朝陽那樣的創業英雄不斷涌現。誰能成就現在的求伯君、張朝陽們?無疑是像當時獨具慧眼相中求伯君的張旋龍,力頂張朝陽的羅伯特和尼葛洛龐帝這樣的天使投資人。
這樣看來,如何寬解“草根資本”心中委屈,政府是要多想、快想招兒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