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好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增加值同比增長7.3%。 國家統計局13日發布的數據顯示,4月份我國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同比增長14.8%,在物價負增長擴大的情況下增速依然比上月加快0.1個百分點。 國家統計局12日發布的數據顯示,1至4月我國城鎮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30.5%,增幅比一季度加快1.9個百分點。 海關總署12日發布的數字顯示,繼3月份進出口實現環比增長后,4月份我國進出口環比再現增長,外貿呈現企穩跡象。 13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并原則通過《促進生物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政策》。 中國政府網12日全文公布了《裝備制造業調整和振興規劃》,中國政府網11日全文發布了《有色金屬產業調整和振興規劃》。 歐洲中央銀行行長特里謝11日在瑞士巴塞爾表示,全球經濟下滑趨勢可能已經見底,一些經濟大國正擺脫經濟衰退的陰影,開始重新復蘇。
點評:中國經濟的三駕馬車在穩步前行,全球經濟復蘇的信號雖然還很微弱,但也在不斷地顯現。《金融時報》對除日經指數之外的全球股指的統計表明,全球經濟呈現的“試探性”復蘇跡象帶來的利好,已使全球股市自3月份的谷底反彈了40%。
中性
美國12日公布的貿易收支、房價等重要經濟數據表明,美國經濟目前依然疲軟,但部分領域已顯示企穩跡象。
利空
國家統計局11日公布了最新物價數據:今年4月份居民消費價格(CPI)和工業品出廠價格(PPI)均同比下降,且降幅都比上月有所加深。統計顯示,4月份我國CPI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加深0.3個百分點;PPI同比下降6.6%,降幅加深0.6個百分點。
點評:CPI下行主要受豬肉等食品價格下跌影響,PPI下行可能是因為工業正經歷二次去庫存化。產能過剩和結構失衡是國內經濟存在的根本性問題。若要徹底扭轉,需在政府擴大投資拉動的同時,真正啟動國內消費。而擴大內需實在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13日公布的最新數據,全球共有33個國家和地區報告了5728例確診病例。另外,墨西哥政府衛生部13日宣布,該國確診患甲型H1N1流感死亡人數已經達到60人。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最新公布的世界主要經濟體綜合領先指數顯示,出口大國日本和德國經濟尚未出現止跌反彈跡象,俄羅斯、印度和歐元區也未出現好轉趨勢。此外,雖然許多經濟學家認為世界頭號經濟大國美國有可能率先擺脫衰退,但美國的綜合領先指數卻不佳。經合組織認為,調查分析結果和市場反應表明,經合組織成員經濟下滑的整體趨勢依然“強勁”。
點評:全球經濟的回暖還是“道阻且長”,一些突發事件的因素比如流感更會阻礙復蘇的進程。保有信心,重視困難,應該是正確的態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