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經濟學人》對英國拯救銀行業所采取的方式和力度規模進行了論述,認為:此次危機暴露了金融市場和全球經濟的問題;大量資本流入美英這樣的債務國,資產價格膨脹,使監管制度欠佳、存在病態激勵制度和大量濫用數學模型的市場更不穩定;通過調整各項法律來糾正這些問題仍需大量工作,但無論如何,新金融業前景正逐漸變得清晰,即較小、監管充分和偏保守的模式。 從目前看,英國第一輪拯救的效果不理想。拯救計劃主要部分是對最低質的銀行資產所帶來的最大虧損進行保險。包括政府在內的任何人都不了解拯救行動付出的代價有多大。 蓄意大規模銀行國有化的政策是不可取的,它只可能作為對一些特定金融機構有些作用的一種權宜之計。有效實施新一輪拯救計劃的做法應是,以經營質量高低篩選每家銀行,并僅對其資產做部分保險,在必要時以政府入股方式擴大股本,調整股權結構。即使一些銀行股權會出現政府為最大股東或獨有股東現象,國有化也并非是銀行的最終股權結構。這只是以最快速度讓金融體系恢復到正常狀態的一種權宜形式。如此做法代價沉重,但又別無選擇。(新浪財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