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金融所尹中立認為,借殼上市容易滋生內幕交易等違法犯罪活動,嚴格規范借殼上市行為可以有效減少內幕交易。 大部分績差公司的資產重組都伴隨著二級市場股價的大幅度上漲,參與借殼上市和資產重組的內幕人員(包括地方行政官員、企業領導和參與策劃的中介人員)完全可能利用這些內幕消息大發橫財,有些情況下正是因為有這樣內幕消息和股價大幅度上漲的可能才讓有關人員積極推動這些“勞民傷財”的借殼上市和資產重組。 從操作程序看,借殼上市的第一步驟是購入上市公司的股權,實現對上市公司的實際控制(一般而言,要實現對上市公司的絕對控制,需要購買50%以上的股權,但有些股權分散的公司只需要成為第一大股東即可實現相對控股);第二步是上市公司購買大股東的資產,改善上市公司的盈利狀況;第三步是在股票市場上融資。在其中的第一個步驟及第二個步驟中都為內幕交易及操縱市場等犯罪行為提供的方便和可能。 借殼上市和資產重組過程中,國有股轉讓、債務豁免、人員安置、稅收優惠等諸多事項都離不開政府的行政審批,而目前這些審批又缺乏透明的規則和必要的監管,因此從理論上說,這類審批所引發的腐敗和尋租行為將是不可避免的。從現實情況看,證券市場已成為政府官員腐敗的重災區,腐敗數額巨大,牽涉面廣,應該引起全社會的高度關注。 。〒赌戏街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