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13日公布的《國家糧食安全中長期規劃綱要(2008-2020年)》是我國政府編制的第一個中長期糧食安全規劃,對保障我國十多億人口吃飯和經濟社會發展具有重大戰略意義。 保障糧食安全,必須堅持立足國內,實現糧食基本自給。我國的糧食產量和消費量占到世界的20%左右,國際市場上糧食交易量十分有限,十多億人口的糧食不可能依賴國際市場。近年來,全球糧食供應偏緊,市場價格大幅上漲,一些國家相繼因食品短缺發生動亂。我國糧食連續5年豐收,保持了較高的自給率,保證了國內糧食市場和價格的基本穩定。 《綱要》在主要目標中提出,要把糧食自給率穩定在95%以上,糧食播種面積穩定在15.8億畝以上,到2020年,糧食綜合生產能力達到5400億公斤以上,正是基于這個基本方針。 保障糧食安全,必須保護和調動農民種糧積極性。《綱要》提出,國家財政支出要重點向“三農”傾斜,大幅度增加對農業和農村的投入;要完善糧食補貼和獎勵政策,今后要隨著經濟發展逐年較大幅度增加對農民種糧的補貼規模;要完善糧食最低收購價政策,逐步理順糧食價格,促使糧食價格保持在合理水平,使種糧農民能夠獲得較多收益;要加大金融對農業和糧食生產的支持力度。 保障糧食安全,必須堅持在充分發揮市場機制作用的基礎上,加強糧食宏觀調控,繼續深化糧食流通和儲備體制改革,健全糧食市場體系。 保障糧食安全,必須強化糧食安全責任,建立健全中央和地方糧食安全分級責任制,實行最嚴格的耕地保護制度和節約用地制度,切實保護糧食生產資源。必須下大力氣加強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強化農業科技進步,促進農業和糧食生產可持續發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