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8-11-13 新華社記者:葛如江 楊玉華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針對因沿海部分企業停產、關閉導致外出打工農民失業返鄉的情況,安徽省勞動廳日前采取措施,要求各地在今年的城鄉就業援助中將返鄉民工列為重點幫扶對象,給予就業指導等一系列幫助。目前,安徽并未出現大規模的農民工返鄉潮,但安徽省有關部門未雨綢繆的做法值得稱道。 10月份以來,隨著國際金融危機的不斷升級,我國珠三角和江浙一帶不少外向型加工企業出口嚴重受阻,企業相繼停產、半停產甚至倒閉,造成在企業打工的農民工因失業而返鄉。據報道,目前重慶、四川等地已經出現了民工集中返鄉潮。而在安徽、河南等勞務輸出大省,當地勞動部門已經對此密切關注。 我國目前農民工數量已經超過2億,如此龐大的農民工群體已經成為我國產業大軍的一支重要力量,外出農民工的工資性收入占農民人均純收入的1/3,占新增純收入的一半以上。農民工的穩定就業和有序流動不僅關系著城市經濟的發展和社會的穩定,更關系著農民增收和農村社會穩定。 必須看到,此次國際金融危機造成我國沿海和江浙一帶加工企業遭遇生產困境甚至倒閉,是有一定必然性的。因此,無論是農民工輸出地還是輸入地,都應客觀分析面臨的挑戰與機遇,有的放矢應對問題。 當前,對輸入地而言,當務之急是做好返鄉農民工的工資清欠和再就業工作。對于那些停產、倒閉企業拖欠農民工工資的行為,政府勞動部門應積極介入,督促企業盡快解決結清農民工工資,保證農民工的勞動所得。同時通過對失業農民工的就地培訓,或者安排專場招聘會,積極為農民工搭建再就業的平臺。對于一時無法找到工作的農民工,要組織好他們有序返鄉,避免在年末節日期間農民工滯留他鄉。 對輸出地而言,面對提前返鄉的農民工,當地勞動部門要及時進行摸排統計,掌握今后他們的打算和就業意向。對于還想外出務工的,勞動部門可以利用年底農閑時間,組織進行專業技能培訓,提高返鄉農民工的再就業能力。針對近年來中西部地區縣域經濟發展出現的本地企業招工難的問題,可以安排返鄉農民工與本地企業進行對接,幫助他們實現在家門口就業。對于那些已經在外打工多年、有一定經驗和資金積累的農民工,可以通過政策幫扶,為他們自主創業提供政策和資金支持。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