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聯儲的最新數據顯示:僅9月份以來,美國對全球26種主要流通貨幣的加權匯率逆市上漲8%。尤其不可思議的是,自雷曼兄弟申請破產保護之后的短短一個多月里,各國央行增持了美國國債1000余億美元。布什政府為填補金融窟窿到處找銀子,各國央行不顧美元國債收益率已降為零(計入通脹因素為負),反而心甘情愿把銀子送上門。此外,人民幣持續升值早已壓得大批中國外貿企業苦不堪言,為避免更多出口企業倒閉,中央政府上周二緊急上調3000余種商品出口退稅率。9月以來,人民幣對美元重又進入貶值通道。本來,這正是中國外貿企業求之不得擴大對美出口的一個時機,很可惜,眾多向政府訴苦要求提高出口退稅率的中小企業,卻沒有看到或者看到了但不敢利用這一寶貴機會。帶有普遍性的事例是,廣交會上雖有不少外商下單,可許多國內參展商卻不敢接單。迫使外商跑到越南、印度等國下單。
通常,一國貨幣走強,該國經濟往往蒸蒸日上,反之亦然。眾所周知,本次全球金融危機最初由美國感染,迄今,美國仍是風暴重災區。然而,照理本該率先貶值的美元咋就有如此“出色表現”呢,莫非以往的貨幣理論存在硬傷?我估摸,國內部分出口企業眼瞅著人民幣對美元重新貶值卻不敢接單,與看不透美元的“出色表現”也有關。
美元逆市走強原因很多:瘦死的駱駝比馬大——美元作為世界貨幣的“金元帝國”,在各國共同面臨危機時,其信譽依然比其他貨幣要高;石油及大宗商品的國際貿易用美元結算,這類基礎生產資料連續大幅度跌價與美元逆市升值互為因果,等于為布什政府救市提供了額外降息空間。降息而刺激投資,使各國看到,即便金融危機深度拖累全球實體經濟,一旦經濟進入復蘇通道,美國恢復元氣也會比別國例如歐盟更快。打個比方,兩個人同時患重感冒發燒,體質好的打了退燒針就可挺過來,體質差的壓不住不說反而發展成肺炎……
當然,美元走強從理論上講會拖累美國出口,但其影響有多大,卻不能就事論事。美國經常性賬戶赤字從2006年的6%下降至眼下3.3%,客觀上支持美元繼續走強,能對沖美元升值對美國出口的負面影響。通過以往的國內報道,許多國人知道美國是個寅吃卯糧的國家,中國則注重量入為出。可國內報道的片面性在于,很少客觀解釋美國雖說外債累累,但負債率的安全邊際線卻一直守得很牢。關鍵時刻各國還是信任美元,除上文分析之諸多原因,更本質的因素在于,盡管美國并非是個“善主”,但美國確有別國所沒有的諸多優勢吸引各國信任,尤其是危機蔓延之后,美元世界貨幣的地位依然難以取代。
提醒一下逐步融入全球金融市場的中國企業及個人,確實需要補課,即便“嚴冬”襲來,機會仍然大量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