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了解到,我市目前運營的幾家民營養老機構,生存狀態均比較窘迫,這與珠海老齡化社會日益臨近所帶來的龐大的潛在市場,形成了強烈的反差。(《珠江晚報》8月25日)
一邊是市場對于養老院有著迫切的需求,另一邊卻是民營養老機構的生存窘境。按照道理,這供求雙方本該一拍即合才是,何以出現上述的錯位與尷尬呢?不難看出,民營養老院所處的不公平市場地位,其實恰是根源所在。 養老事業的發展同樣也要花錢。無論是土地的取得,養老院及相關配套設施的建設,日常運營和維系,顯然都是養老院必須支付的成本。然而,較之公辦養老院在土地取得以及日常運營維護方面享有的優惠政策,民營養老院卻不得不以高昂的市場價格來承擔,而養老費用的收取,卻又不得不向公辦養老院看齊。這使得民營養老院出現虧損經營、難以維系。 既然公辦養老院不能滿足日益增長的養老需求,那么,民營養老院的適時出現當然應該是養老事業恰到好處的有益補充。給予民營養老院與公辦養老院同樣的待遇,同樣的優惠,是讓民營養老院正常發展的必要前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