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來,國際投資市場的一個重大新聞和動向是俄羅斯將其主權財富基金“穩定基金”改組為主權養老基金“國家福利基金”(NPF)。“國家福利基金”將于2008年2月1日正式成立并運轉,與此同時,原“穩定基金”正式消失。在啟動之初,國家福利基金的規模大約是314億美元。
俄“穩定基金”的發展及貢獻
作為俄羅斯的主權財富基金——“穩定基金”成立于2004年1月1日,其宗旨是在原油價格下跌至基準值時保證聯邦預算收支平衡,其資金完全來自原油實際價格超過其基準價格的以上部分。由于國際石油價格瘋漲,“穩定基金”膨脹十分驚人:2006年5月僅為714億美元,截至2008年1月1日已高達1568.1億美元;其中,外幣賬戶中美元有668.5億,歐元509.5億,英鎊77億。其投資策略根據是2006年4月頒布的《關于管理俄羅斯穩定基金資金》有兩種投資方式,一是購買外匯;一是可購買14個發達國家的有價證券。據悉,“穩定基金”從2006年7月開始正式運轉到2007年4月為止,以美元進行計算的年收益率達9.89%,約14億美元。
幾年來,“穩定基金”為俄羅斯做出很大貢獻,達到了預期目的,發揮了積極的作用:首先,俄羅斯提前償還巴黎俱樂部220億美元債務幾乎全部來自于“穩定基金”,為俄羅斯總共節省了利息77億美元。其次,“穩定基金”為俄羅斯航空業的建設做出較大貢獻,從而使其進一步推動了其現代化進程。再其次,為國內金融戰略機構融資,例如向俄羅斯發展銀行注資74億美元,為俄羅斯國家投資基金注資37億美元。最后,用于資助和推動高技術產業的發展,例如資助俄羅斯納米技術集團公司120億美元。
雖然“穩定基金”為俄當前經濟發展做出了很大貢獻,但是,在其正式進入投資不久的2006年9月,俄政府就開始考慮將其改造為主權養老基金,旨在應對俄羅斯日益尖銳的老齡化和人口危機,為未來的子孫后代多留下一些更多的財富和更多的儲蓄,而不是將其僅僅用于當前發展,以實現當代與后代之間的公平分配,燙平石油天然氣的收入。
未雨綢繆應對老齡化趨勢
俄羅斯最大的一個國情就是人口危機:1991年前蘇聯解體時人口為1.48億,到2005年下降到1.43億,15年減少了500萬。近幾年俄人口平均每年減少70萬。與此同時,俄羅斯就業人口與退休人口比例一直在下降,據統計,在2002年俄羅斯不到1.7個就業人口就要贍養1個退休人口,而到2056年則將出現每100個就業人口贍養108個退休人口的倒掛局面。俄人口老齡化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正如俄聯邦勞動與社會發展部養老金局副局長阿伐納西夫所言,不管今天采取什么樣的人口政策,如何鼓勵生育,工作人口與退休人口1比1的結果是不可避免的,所能做到的只是從2030年推遲到2035年而已。
未雨綢繆,應對人口危機和老齡化,是普京改組穩定基金和建立主權養老基金的主要目的。首先,普京認為,俄形勢現已發生了根本變化。普京在其2007年4月國情咨文中宣布,2000年以來俄羅斯居民收入增加了一倍多,貧困人口規模縮小了近一倍,已走出經濟長期下滑的困境,并躋身于世界十大經濟強國行列。但是,人口問題卻始終難以解決,甚至越來越嚴重,普京稱之為當前“最尖銳的問題”。
當初建立“穩定基金”只是“國家儲備資金的使用形式之一”,其中,有一部分是不可動用的,應該為未來的子孫后代留下一些財富。2007年4月普京在其國情咨文中具體提出了改組的新思路,即把全部石油天然氣收入一分為三:一是建立一個儲備基金,旨在世界石油價格下跌時將俄羅斯經濟風險最小化。二是將一部分收入作為財政預算,以促進社會項目的建設。第三部分就是建立“國家福利基金”(NPF),以應對人口老齡化,支持養老保障事業。
普京認為,在俄羅斯經濟轉型過程中,其社保制度改革經歷了一個非常困難的時刻,相當一部分老年人的退休金低于貧困線,這是因為瀕于崩潰的原有計劃經濟體制下社保體系已不適應俄羅斯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需要。因此,俄羅斯“沒有權利去重復過去的錯誤”,必須要全力以赴保證老年人未來的生活。在2004年,俄政府就曾用部分“穩定基金”的儲備,彌補俄羅斯基本社保“養老基金”當期的支付缺口。
在普京看來,解決老齡化的辦法不該采取提高繳費率的辦法,而應創造一個激勵機制,鼓勵那些達到退休年齡的人在自愿的前提下再工作一段時間,多勞多得,以提高退休金水平,換言之,利用石油美元建立一個“退休資本”,像退休金指數化那樣,為達到退休年齡的人自愿繼續工作建立一個退休儲蓄賬戶,使之成為社保制度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建立主權養老基金的目的就是為了提供國家的配比繳費,資金來自于營運收益,確保退休制度在長期內穩定運轉,最終為支付社保制度的赤字提供融資支持,并確保投資增值,用普京的話來說就是,個人每多交納1000盧布(41美元),國家福利基金就為其相應交納1000盧布。
俄將主權財富基金“穩定基金”改組為主權養老基金“國家福利基金”,既考慮到了民族發展和代際的長期制度安排,又可滿足近期的人口發展趨勢的需要,既是迫于老齡化壓力的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戰略措施,又是順勢解決石油外匯收入的一個渠道,可謂兩全其美,是一個很有啟發的思路和明智之舉,其中的積極意義值得我們深思。
2008年2月1日,俄羅斯的主權養老基金——“國家福利基金”(NPF)將正式成立并運轉。在主權財富基金如日中天,成為國際資本市場關注的焦點之際,俄羅斯將成立僅四年的主權財富基金改組為主權養老基金,旨在應對其國內日益尖銳的老齡化問題和人口危機,為未來的子孫后代留下更多的財富和更多的儲蓄,而不是將其僅僅用于當前發展。這既是迫于老齡化壓力,不得已而為之的一個戰略措施,又是順勢解決石油外匯收入的一個渠道,可謂兩全其美,其中的積極意義值得我們深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