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對連日來大范圍強降溫降雪天氣對交通運輸和群眾生活的影響,國務院應急管理辦公室21日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區、各部門高度重視應對工作,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和生產生活秩序,最大程度減少損失。 十幾個省份持續出現的雨雪、凝凍等天氣,在我國比較少見,盡管有關部門和地方組織干部群眾做了大量工作,但仍有一些地方的生產和群眾生活受到較大影響,交通阻塞致使大量車輛長時間滯留,電力、通信網絡損壞。 面對天氣變化的影響,大部分地方反應及時有效,救援積極,但從媒體報道和新華社記者了解的情況看,也有一些地方政府反應遲緩,組織救援不及時、不到位,尤其是常年冬季少遇降雪的一些地方,應急管理機構在災情出現幾十個小時后還不能掌握基本情況,相關部門信息不通、指揮失靈,致使災害現場公共服務缺位。這表明,還有一些地方對天氣變化可能給社會造成的影響缺乏認識和應對準備,公共服務應急能力亟待提高。 天氣變化對社會生產生活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既有大自然變化的因素,也與人類日益重視氣象科學、增強應對意識和能力密切相關。及時因應天氣變化組織好公共服務工作,防范和減少災害性天氣給社會生產生活造成的損失,是政府的重要職責。對近來強降溫降雪中一些地方暴露出來的應急工作缺陷,應當引起當地政府高度重視。 眼下正值春運,交通運輸及春節商品生產工作繁忙,及時有效地應對天氣變化,確保交通運輸安全暢通和生產生活必需品供應正常十分重要。據中國氣象局預報,此次強降溫降雪天氣仍將持續一段時間。各地區、各部門應當根據國務院應急辦通知的要求積極開展工作,同時要注意總結經驗教訓,查漏補缺,盡快提高應對天氣變化的能力,確保災害性天氣下社會生產生活基本正常,把災害的影響控制在最低限度。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