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去年3月12日起,珠海市醫療機構開始試行普通門(急)診病歷通用,即“一本通”制度。距今,制度已經試行了一年多時間,執行卻不太順利。(6月26日《珠江晚報》)。
按理說,推行病歷“一本通”是一項很好的政策。一來可以方便患者就診,減輕患者負擔;二來有利于醫生全面掌握患者病情,提高診斷準確率;三是可以減少重復檢查,節約診治時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醫藥費用。既然有這么多好處,為何“一本通”卻難通呢? 其一,現在醫生寫的字,大多不好認,看別人寫的病歷,費時費神又費力;其二,勢必會影響醫院的收入。賣病歷,雖然賺不了幾個小錢,但有了專用的病歷,就有了專門的化驗、專門的檢查……這才真正來錢! 解決“看病難,看病貴”的問題,看起來很難。但僅僅解決病歷的“一本通”,應該不難吧。如果少數醫療單位始終不愿讓利于民,仍然迷戀虛高的醫療費用不愿放棄,病歷“一本通”就始終不能還原公共資源共享共建的本來面目,而患者就依然得不到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