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有關部門規范大小非減持解禁股及降低印花稅率的消息出臺后,投資者的信心倍增。中登公司最新披露的數據顯示,4月21至25日,滬深兩市新開A股賬戶422938戶,B股賬戶1258戶,同期新增基金開戶數為31816戶。新開A股賬戶和基金開戶數均比前周上升100%以上。
我的幾位朋友也加入了新開戶行列,問其原因,大致都是:“既然政府救市了,趕快去抄大底。這個時候的錢不賺白不賺。”行情略微一轉好,風險意識就跑得無影無蹤了。這種現象在A股市場很常見,但也很危險。這是A股市場不穩定的根源之一,因為忽略風險的人更容易招致虧損。實際上,資本市場的風險永遠存在,沒有任何時候是“不賺白不賺”的。
股市有其自身的運行規律。不可否認,這次股市的反彈與政府規范大小非減持解禁股及降低印花稅率有關,但同時,也是A股最大調整幅度超過50%,股市在超跌中實現價值回歸的結果,股市已有內在反彈需要。即使政府不救市,A股止跌回穩的幾率也已經增大,救市措施最多只是讓這個時間提前、讓力度變得更大一些而已。而且,A股的這次反彈與美國股市的止跌回升有很大關系。
風險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越是在大家都覺得沒有風險的時候,越應該進行風險提示。更何況,現在股市仍然面臨著非常大的不確定性因素,而這些因素是投資者應該密切關注的。
如果我們承認美國股市對中國的影響,就應該關注一下美國次債危機的進展。美國次債危機現在是中途的短暫好轉,還是真正的見底?有關這一點,更多的人傾向于前者。代表人物如國際投機大鱷索羅斯非常明確地指出,美國股市最終的底部還未出現,美國股市可能會出現短暫的反彈,但反彈過后仍將繼續下跌,而這種反彈預計會維持6周至3個月。索羅斯同時表示,美國整個宏觀經濟正步入衰退。
如果我們知道緊縮政策對股市資金流的影響,就應該關注一下通脹指標的變化。最近,有媒體引述權威人士的話說,即將公布的四月份居民消費價格指數(CPI)可能在8.1%左右,較三月份8.3%的高位雖然輕微回落,但這仍然意味著,從緊的貨幣政策仍將不折不扣的執行。
除了這些宏觀的因素,具體到個股的情況也有很大不同。比如,在印花稅率下調的第一天,許多投資者為了“不賺白不賺”,大量買入跌停板的宏達股份,盡管買單洶涌,依然未能改變跌停板的結局。遺憾的是,這些投資者忽略了一個最重要的問題:盡管政策對A股的影響非常大,但政策絕不是能夠影響這個市場的唯一力量。
巴菲特有句最重要的投資名言:“成功的秘訣有三條:第一,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二,盡量避免風險,保住本金;第三,堅決牢記第一、第二條。”投資者只有牢記風險,才有能力避免風險,然后才是收益。如果換個角度來看,在政府規范大小非減持和降低印花稅率之后,實際上少了兩個威力巨大的籌碼,倘若這兩大利好因素被消化,市場重新按照自己的規律運行,投資者因忽略風險而面對的風險實際上是增大了而非減小了。
因此,投資者應常懷風險意識,一個擁有風險意識的投資者隊伍,才能促進這個市場的穩定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