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6-15 作者:屈正洲 來源:西部商報 |
|
|
由國家環保總局、監察部、發改委等國務院七部門聯合發起的取締一級飲用水源保護區所有排污口行動,最后期限是去年年底,然而這項工作在西南某地被整整推遲了一年,而在部分省份連劃定飲用水源保護區的工作都尚未完成。對于國家環保政令在地方執行不力的問題,國家環保總局環境監察局副局長熊躍輝一籌莫展。 國家環保總局官員的無奈不單單是就事論事,而是目前環保執行力無從發揮應有效力的真實寫照。客觀地說便是一些地方環保部門不怕得罪國家環保總局,怕的是得罪地方政府。地方環保部門有著再堅定的環保意志,也難以抗拒其作為地方政府組成部門的體制束縛,在理想的捍衛與現實的利益抉擇面前,地方環保部門也只能對所從屬政府的“GDP崇拜”或文過飾非地曲意逢迎,或三緘其口而任其所為。 此番國務院七部委的聯合環保行動被一些地方政府“瓦解”,只不過是再次印證了一些地方落實乏力這種窘迫現狀的積重難返。行政執行力是指政府行政部門貫徹落實上級的戰略決策、方針政策和工作部署的操作能力和實踐能力,也就是常說的“抓落實”。像七部委的環保政令這樣非但無從落實,反而要“落空”,在于一些地方政府在可持續發展的大局與爭取眼前顯著政績的利益權衡面前,更為“現實”地選擇了后者,局部利益的驅動最終消解了哪怕是來自最高行政層級的權威政令,這種狹隘發展觀、利益觀再輔之以低效軟弱的執行機制、賞罰不明的干部考核機制等制度因素,國務院七部委的環保政令被推遲一年完成又何足為奇呢? “使環保政策和執行力像鋼鐵一樣堅硬,而不是像豆腐一樣軟弱!”國家環保總局局長周生賢這番感言,表達了改觀當前環保執行力大打折扣現狀的堅定信念。行政執行力的弱化是人民群眾整體利益的不可承受之重,破除地方保護,提高行政效率,保障政令暢通,是契合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長遠大計。令行禁止這一理想的達成,既寄希望于各級政府以科學發展的博大胸襟來將其雷厲風行地切實踐行,又期待相關監管部門在制度改革層面對政令“腸梗阻”予以果敢的問責。有助于經濟社會健康發展的政策不打折扣地貫徹下去,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才能不折不扣地得到保障。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