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生部部長高強近日表示,中國加入WTO后,衛生部和商務部曾聯合發文,承諾“鼓勵外國資本進入中國辦合資醫院,外資的股份最高可占到70%”。(中國新聞網3月22日)
有不少人對此表示擔憂,認為這會進一步將我國醫療服務推向“市場化”,加劇看病貴。但從我國醫療事業發展的現狀來看,長期以來,公立醫院的壟斷經營正是導致看病貴的主要原因之一。據衛生部的統計資料顯示:全國公立醫院占醫院總數的96%,社會辦醫院僅占4%。
這說明公立醫療機構的壟斷局面始終未能改變。正是由于“壟斷”,醫療行業缺乏強有力的競爭,醫療消費者也只好任其“宰割”。如果破除了“壟斷”,就會形成強烈的醫療市場競爭態勢,市場調節的功能自然會在平抑醫療價格中發揮作用。因此,鼓勵外國資本進入中國辦合資醫院,對深化我國醫療衛生體制改革是有積極意義的。
我國醫療改革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拆除“樊籬”,吸引民間資金乃至外資,允許和鼓勵多元化醫院的發展,同時在政策上給予公立醫院與民營醫院公平的競爭環境,以期民營醫院在競爭中較快地發展壯大起來。
因此,只要政府對外資醫療的監管毫不放松,外資醫院在我國相關法律的約束下提供醫療服務,它就會對我國的醫療體制改革產生助推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