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7-03-21 原國鋒 來源:《人民日報》 (2007-03-21 第06版) |
|
|
從地方郵政監管機構掛牌,到國家郵政局和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成立,再到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正式成立,郵政體改用“緊鑼密鼓”來形容也許再恰當不過了。 至此,我國郵政體制格局已經呈現出清晰的輪廓:國家郵政局將以國家郵政監管機構的身份出現,地方郵政局接受國家郵政局的監管;中國郵政集團公司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獨立企業。中國郵政儲蓄銀行由中國郵政集團公司以全資方式出資組建,將按照公司治理架構和商業銀行管理要求,致力于建設資本充足、內控嚴密、營運安全、競爭力強的現代銀行。 郵政儲蓄改革是我國郵政體制和金融體制改革中重要一環。隨著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化,傳統的郵政儲蓄不論在管理體制、運行機制方面,還是在業務經營方面都亟待改革和完善。按照金融體制改革的方向和現代企業制度的要求,建立起符合市場經濟規律和金融企業內部風險控制要求的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實現郵政金融業務的規范化經營和可持續發展,成為中國郵政儲蓄改革的必然要求。 但郵政儲蓄改革之難顯而易見,內容涉及政府行政體制、國有企業、壟斷行業、金融領域等諸多方面。在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成立儀式上,一位參與郵政儲蓄改革的負責人更是意味深長地說,郵政儲蓄改革關系著整個郵政體制改革的成敗,成立后的郵政儲蓄銀行還要迎接各種考驗,比如運營機制的完善、經營業務的開拓、內部風險的控制、人力資源的管理等。 “改革遇到困難不可怕,怕的是看不到、用不好自己的優勢,怕的是缺少解決困難的智慧和勇氣。”中國郵政集團公司總經理、中國郵政儲蓄銀行董事長劉安東坦承改革遇到的困難。但他同時也指出,中國郵政儲蓄銀行有自己的優勢,比如服務網點眾多,且大多數分布在農村地區。這些優勢,中國郵政儲蓄銀行不但要用好,還要放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