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大繁榮》一書曾經闡述過如下的觀點:在18世紀和19世紀上半葉興起的經濟活動,和同時興盛的經濟增長與繁榮,并不能僅僅視作自然科學新發現或者政府政策與機制新變化的結果。一個常常被忽視的重要原因是人們的態度或者說價值觀的變化,這種變化最終導致了企業家活力的釋放,進而轉化為生產活動與生產方式方面的創新。這種新的生產方式及新產品,會進一步地產生傳播效應并帶來個人意識的覺醒與個人創造力的釋放。
劉鷹教授的這本書,描述和分析了阿里巴巴生態系統和商業模式的巨大活力,及其帶來的中國草根經濟、草根創業的繁榮,這為我上述基本觀點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重要例證。與19世紀的蒸汽機時代不同,阿里巴巴用現代信息技術實現了大眾創新力的釋放,而多虧了這樣的技術,“在釋放草根創新力中成長”的思想才能夠被企業采用并作為一種贏取市場的新策略。同樣,利用和發展信息技術也成為一個國家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途徑。
中國在剛剛過去的35年里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市場得以建立,摩天大樓拔地而起,人們為了追求更好的工作在城鄉之間遷移,城市化正在利用這個國家近些年的發展成果快速推進。最為重要的是,像阿里巴巴這樣的一些企業成為電子商務領域里國際潮流的引領者。利用網絡技術,阿里巴巴和其他一些企業正在創造一個便于草根企業家們以比較低的成本進入市場的平臺和環境。這個新的生態系統使得小企業和消費者之間不再需要那些中介人。這個生態系統同時包括了開放、透明、有效和可追責的服務,比如為上百萬的電子商務零售賣家提供的物流和金融服務。
電子商務改變了個人的一些價值觀念,他們開始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去成為企業家。這種改變在中國這個傳統上商業與商人的地位一直比較低的國家極其重要。千百年來,科舉教育和考試體系把中國的精英階層塑造成了一個以追尋較高政治地位為目標的階層,“學而優則仕”是社會普遍價值觀,經商,追求財富則會被瞧不起。
這本書表明,阿里巴巴正在改變著中國的文化:數以百萬計的草根或者平民走到“線上”,開始了他們的小生意。馬云從一個草根生意人開始,白手起家,最終成為了一代年輕人的楷模。這種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而這種改變也有非常重大的社會價值——普通的個體可以通過其電子商務運營的成功影響到整個區域的發展;淘寶村可以幫助推進城市化進程。這本書同時表明,在當今的中國,經濟機制改革正在不斷深化,在產品生產、市場經濟以及社會進步的方方面面,草根創新都在釋放著驚人的力量,并且范圍不斷擴大。保持這樣一種態勢,相信隨之而來的,一定是中國經濟可持續的大繁榮。
(2006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獲得者、哥倫比亞大學教授、資本主義與社會研究中心主任、新華都商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