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作者:張庭賓 出版:機械工業出版社 |
|
被稱作“中國預測金融危機第一人”的張庭賓在經濟預測方面曾有過輝煌成果——2001年預測中國迎來世界工廠機遇,2006年初預測美國金融危機……近日,其新書《美元復興十年?or 中國痛苦十年?》出版發行,在書中他又論證了未來幾年中國經濟大探底和美元復興的趨勢。
2008年10月底,當美國金融危機爆發,中國世界工廠陷入危機狀態時,不少人悲觀驚恐。此時,書作者張庭賓卻相當樂觀,他認為“樂觀是因為美國金融危機實際是過度虛擬金融的危機,美國金融業價值向下低估,與此同時,中國制造的價值向上重估,中美戰略天平第一次向中國傾斜,中國國際地位將顯著提高。”
彼時,張庭賓提出建議,中國應當借此戰略機遇,進行經濟結構調整,推出創業板大力扶持高新科技、新能源、環保和循環經濟;扶持產業龍頭企業;金融業中下層向民間開放;建立社會保障體制以擴大內需……倘若如此,中國經濟社會將邁上一個新臺階,成為真正的世界強國。
當然,后來的情況并沒有按照張庭賓的設想發展下去,“遺憾的是,在一場鋪天蓋地的救市行動后,在一場轟轟烈烈的‘救美國就是救中國’的國際主義大戲后,這些建議要么被冷落,要么被扭曲。”
在張庭賓眼中,中國放棄了一次痛苦的經濟結構調整的機遇,對內進行了三輪大規模基建投資,上萬億美元的國民財富被美國、歐洲等發達國家國民享用。家庭、企業、政府和國家的財務杠桿——負債率不斷提高,如今已經位居全球前列。與此同時,美國經過痛苦的去杠桿后,不斷再造競爭力,如今已恢復了全球無可爭議的領跑者地位。
張庭賓談到作出上述判斷的理性依據時說,“我們從2011年開始,對中國和美國的競爭力進行了系統的研究——戰略的平衡已經由向中國傾斜轉為向美國傾斜,而倘若中國發生危機,美國肯定會落井下石。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也的確按照我們擔心的方向惡化。”
在書中,張庭賓對中國房地產市場預測,2015年年底之前,中國房地產泡沫一定會破滅,中國房地產的泡沫已經快到臨界點。現在各地出現的“鬼城”現象意味著中國二三線房地產的泡沫已經開始破裂了。為什么二三線先破裂?因為那個市場比較狹窄,沒有深度,如果當地人出手不積極,結果必然泡沫破滅。
書作者指出,現在中國一線城市,尤其是北京、上海、廣東、深圳這幾個大城市的房地產價格還在挺著,因為這是面向全國的市場,抬轎的人足夠多,但即便如此也接近了泡沫破滅臨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