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者:李志軍 馮宗智 出版:高翔著機械工業出版社 |
隨著網絡的普及,社會化媒體發展迅猛。在新媒體環境下,危機管理原則沒有變,但規則和方法變了。品牌及企業家面對危機事件、面對公眾、面對媒體,首先要有真誠的態度,其次要找出準確的原因,最后要有有效的解決方案。這三條是需要堅守的原則,不同點在于新媒體的反應更迅速。過去,一個危機事件出現,在傳統媒體環境下還有一個時間差,給企業考慮與處理的時間;而新媒體的出現,逼迫企業必須迅速對危機事件進行處理。
近期國際上最流行一個詞——SOLOMO(social、local、mobile三詞縮寫后的合成詞),SO指社會化,LO指本地服務或本土文化,MO指移動通信,社會化媒體加上本地化、再加上移動互聯,這就是新傳播的一種潮流方式。
在社會化媒體逐步形成一種新型網絡傳播的大前提下,目前一些網絡上的負面聲音比正面聲音明顯多出很多,其實這種現象不正常,很多正面積極的東西被淹沒且極少有人關注。目前,網絡媒體的商業化元素相對較濃,而整個中國網絡受眾對網絡媒體和輿論辨識的成熟度還不夠高,對信息來源和信息真偽的判斷處于弱勢,從而很容易被網絡上傳播的一些負面信息左右,網民會盲目地對某些個案事件進行跟帖批判。負面影響會被無限制地放大,而正面積極、弘揚正氣的典型卻較少被傳播。
當傳播方式由企業到渠道商再到消費者,變成企業直面消費者,由受眾影響受眾從而影響企業業績時,網絡營銷本身也要面對全新的傳播規則。
對于時下網絡傳播中一些不良信息,需要加強監管與行業自律。政府監管部門應加強網絡傳播和營銷的規范,加強網絡傳播的法治化和專業化建設;網絡營銷服務行業也應當加強自律,引領全社會正確認識社會化媒體的雙刃劍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