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作 者:余勝海 出版社:北京大學出版社 |
稻盛和夫是日本“經營四圣”中唯一在世的企業家,他白手起家創辦了兩家世界500強企業,(京都陶瓷株式會社與KDDI株式會社),并創造了企業五十年無虧損記錄。2010年2月,78歲高齡時稻盛和夫再度出山拯救日航,出任破產重建的日航CEO。在不到半年的時間內,就讓日航大幅度扭虧為盈,在2010年年底創造了日航歷史上空前的1500億日元的利潤。
許多中國企業家都把稻盛和夫先生當作學習的標桿,他的《活法》、《稻盛和夫的哲學》、《敬天愛人》、《稻盛和夫的應用哲學》、《你的愿望一定能夠實現》等著作暢銷不衰,被譽為“企業經營管理的圣經”。然而不少商界人士在看過稻盛和夫先生的著作、聽過他的演講之后,在經營管理上不得要領,不知道究竟該向稻盛和夫先生學什么?
著名學者季羨林先生說:“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稻盛和夫的成功和他所創立的一套經營哲學是分不開的,他的“稻盛哲學”是最值得我們學習的。
稻盛先生不僅是一位卓越的企業家,還是一位企業思想家,從企業家上升到思想家是他成功之根本。他的經營哲學集中到一點就是:“敬天愛人”、“自利則生,利他則久”,這對企業家們很有啟發,深受教育。
所謂“愛人”,就是按人的本性做人。這里的“愛人”就是
“利他”,“利他”是做人的基本出發點,利他者自利。要從“自我本位”轉向“他人本位”,以“他人”為主體,自己是服務于他人,輔助于他人的。對于企業來說就是“利他經營”,這個“他”是指客戶。廣義的客戶包括顧客、員工、社會和利益相關者。要從“企業本位”轉向“客戶本位”,全心全意為客戶服務。當然首先要為顧客服務,一切從顧客的角度考慮問題,滿足顧客的要求。只要為客戶創造了價值,企業也就可以從中分享價值。
稻盛和夫先生在各種艱難、復雜的決策面前,始終堅持“作為人,何謂正確”這個根本的判斷基準即出發“原點”,“敬天愛人”就是稻盛經營哲學的原點。事物的本性、人的本性往往是最簡單的,是“歸零”的,這就是“道”。萬“術”不如一“道”,公平、公正、正義、誠實、勇氣、謙虛、博愛、勤奮等都是最根本的“道”。守正于道,真心通天。
“君子散財,行之有道。”這句話一直是稻盛和夫堅守的商業倫理觀。
1959年他創立精密陶瓷材料公司京都陶瓷,40年后,把它發展成兩家2001年《財富》雜志世界500強,高科技企業京瓷集團(Kyocera)及第二電訊公司(KDDI),這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但稻盛和夫卻憑他的商業哲學做到了。
稻盛和夫崇尚“敬天愛人”的信條,行事往往以“精神自然和社會共生,著眼對于人類社會進步的貢獻”為大前提,這使他在商場上屢創奇跡。
1984年,日本決定對電訊事業實行民營化,允許新企業加入長途通訊業。很多大型民企因考慮到要承擔的巨大風險,都不愿參與其中。稻盛和夫則出于“減少民眾長途電話費用”的心愿,與其他兩家公司共同創立新電株式會社(DDI,即現在的KDDI)。這個決定受到強烈反對,但稻盛和夫卻不為動搖。他一方面不斷給予員工鼓勵,一方面從零開始發展長途電話業務,同時又開發移動通訊業務,后者更成為企業最賺錢的部分。
另一件可見證稻盛和夫理念正確的事件,則是對美國AVX公司的收購。20世紀70年代初,AVX提出要廢除一份雙方以前簽署,但他們卻認為不合理的協議。AVX這種要求,其他企業一定不會予以理會,但稻盛和夫卻承認對方的觀點,還在放棄已方巨大利益的情況下,替協議進行修改。結果這次讓步,替他在10多年以后,帶來數倍的收益。1989年,京瓷對AVX提出收購意向,至1996年,AVX再次上市時,給京瓷帶來346億日元的股票利潤。
稻盛和夫說:“這是利他之心的回報,為對方著想似乎傷害了自己利益,但卻帶來意想不到的成果。”
在商海中歷經浮沉的稻盛和夫,即使在最忙碌的時刻,也沒有忘記心靈的追求。他一直在潛心研究哲學與宗教,始終都在追問一個終極問題:“作為人何為正確?”“稻盛哲學”的根本就是——“敬天愛人,自利利他”,這不僅是他的人生哲學,也是他經營哲學的根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