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創業論》有兩個重要特點吸引了我。其一,作者村上隆把藝術和商業緊密聯系在一起,告訴我們追求頂級藝術和商業最大化可以是一致的;其二,它是了解藝術家所思所想所焦慮的一個窗口,也是日本近現代藝術如何進化的啟蒙讀物。
村上隆是日本當代最具世界影響力的藝術家,也是最具爭議的人物,他公開宣稱藝術是一種賺錢的手段,并且在《藝術創業論》中坦露自己的賺錢理論及方法。
破解“金錢”這堵墻
1962年出生的村上隆是日本新一代年輕人的偶像,不僅因為作為擁有藝術博士學位的知名藝術家創作出諸多世界級的藝術作品,還因為他是一個成功的商人。村上隆在策劃展覽,藝術品交易等商業領域取得較大成功,以公司式管理的方式培養出一批優秀的年輕藝術家。
大部分藝術家做生意的意識非常薄弱,常常抱著相信藝術是純潔無暇的態度,把藝術創作與獲得商業利益完全分隔開來。把藝術當做純粹的興趣,難以創作出高超的藝術作品,藝術創作首先要破解“金錢”這堵墻。
村上隆認為,“金錢”這道難以理解的“墻”,比藝術領域內的問題更接近藝術本質,是無法解決的“人”的業障。如果不探索人與金錢的連接點,是無法成就現代藝術的。金錢可以制造機會換取時間跟人心,是不可藐視的工具。村上隆說;“我對于自己以藝術維持生計感到驕傲。”
要取得“藝術創業”成功,不但要投入金錢,也要擁有國際視野及宣傳戰略。如果不能建立以世界主流藝術為目標的戰略,不明白藝術行業的運作邏輯,藝術家就無法生存。村上隆在“藝術需要世界水平的營銷策略”、“
媒體炒作提高藝術作品的價值”等章節中貢獻了眾多實用策略。比如村上隆會強調銷售過程中“傳達”作品的重要性。他在書中寫到:“傳達”是一種娛樂,要讓對方產生興趣,覺得好玩,并吸引他進入那個世界。跟不同文化的國家做生意的時候,如果只照原本有的說明,是不夠充分的。作品提供的賣點,不能只有一個,必須是好幾個。
比如要了解藝術創作的規則,最后創造規則。藝術大師沃霍爾只不過是畫了個Campbell的罐頭,為什么就可以變成藝術作品?因為他善于理解和詮釋規則。還有藝術品標題制作等方面的細節也要引起足夠重視。村上隆認為,要動搖觀賞者,敲動到觀賞者心靈共振的地方,利用標題來解說是必要的,“讓觀賞者與制作者雙方覺醒的作品,才是藝術”。
公司式管理
村上隆不僅知道如何賣出自己的作品,還知道如何賣出其他藝術家的作品,他是一名成功的經紀人、策展人。藝術經紀人是門難差事,必須面對許多極為任性的客人。除了要統合個性十足的藝術家之外,還要將他變成商品。《藝術創業論》揭開經營藝術品的秘密,其中最重要的啟示是:藝術創業需要團隊合作,需要管理。
村上隆創立的Kaikai
Kiki公司培養了不少年輕優秀的藝術家如青島千穗、高野綾等,整個團隊以村上隆為中心,但毫無置疑的是他對藝術家員工的用心栽培,讓日本當代藝術出現不少精彩之作。他很明確地立下作品審核標準:“能否經得起拍賣市場等流通市場的考驗,作品出現在流通市場時,可否創造數十倍,數百倍的價值。”
Kaikai
Kiki公司旗下的藝術家,每天都要用郵件形式向村上隆匯報創作日志,村上隆會一一審讀員工們的創作日志,不斷給予他們提問與施壓,要求他們重畫等品。
村上隆坦言以團隊形式從事藝術制作的優勢。藝術創作者必須要保持靈感的高純度,自己動手完成一切作品會有無法克服的障礙,會不得不將高純度的點子降低到自己可以做得到的程度。如果有一個團隊做的話,就可以不需放棄自己做不到的點子。村上隆說:“因為不用放棄,就能擁有延伸高純度靈感的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