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互聯網使人淺薄?如何自圓其說?
    2011-02-09   作者:鄭渝川  來源:經濟參考網
     
    【字號

    作者:(美)尼古拉斯·卡爾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
      提出或反駁“互聯網毒化人的大腦”的觀點,都不難,也都能找到具有說服力的證據。持前一種觀點的人,會舉出互聯網時代人們閱讀時間下降、對外界事物更差的注意力、疏遠化的社區和人際關系等數值證據,甚至還會說,“你善用谷歌(百度),但你搜到的,一個都看不懂……”而反駁者,首先可以列舉互聯網時代對擴展知識范圍、增強知識傳播便利性、實現互動等好處,繼而從當代人知識占有的數量、聚合多學科知識和社會常識的水平遠甚于前人的角度,推導出“新技術、互聯網讓我們變得更聰明”。
      如果聰明一點的反駁者,則會從新技術對專家和知識分子文化權力構成挑戰的角度,嘲笑后二者之所以危言聳聽,是基于對失去權力、影響力、利益分配主導地位的恐懼。
      這種嘲笑似乎也很有道理。活字印刷術的發明,書店、圖書館、暢銷書不斷問世,讓平民階層閱讀和文化學習不再是奢望,此番情狀,曾讓近代初期的歐洲各國貴族們憂心忡忡,西班牙著名劇作家洛佩·德·維加在1612年的戲劇《全民皆兵》中就曾感嘆,“這么多的書——這么多的混亂啊!包圍我們的是印刷品的汪洋大海,而大部分海面上都泛著無聊的泡沫。”
      同樣,19世紀末,各主要資本主義大國均已布設公共教育,文化出版業開始繁榮,消費主義主導下的通俗出版物替代了嚴肅文學、科學出版物而成為大眾首選,精英知識分子已“不再是一個高瞻遠矚的啟蒙者,而更像是一個向市場供貨的生產者”。一百年前,社會學家、文化學者們也紛紛發表觀點認為,閱讀形式的便利化、閱讀內容的膚淺化,正在毒害人們的大腦。
      曾公開發問“谷歌在把我們變傻嗎”的美國科技作家尼古拉斯·卡爾,此番推出《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一書,是否在重復幾百年前、一百年前提出過的同樣問題,又在杞人憂天?無論我們在閱讀之前持怎樣的觀點,都有必要帶著這個設問,在閱讀中認真驗證尼古拉斯·卡爾給出的答案。
      全書開篇就談論了人們在閱讀和寫作中,使用電腦、互聯網替代原有方式,通常會產生的反應和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在于,一方面,人們的閱讀速度加快,在閱讀總量中,略讀所占比例最大,閱讀過程很容易被廣告、信息鏈接、即時通訊工具打破,造成閱讀的低質量;另一方面,人們對特定事物的關注度下降,注意力無法集中,常常出現心緒紊亂,并陷入對互聯網海量信息的饑餓型依賴,也就是,思考變得越來越少、思考深度越來越淺。
      尼古拉斯·卡爾指出,以印刷術、紙質書籍發明和推廣為重要標志的工業化時期,人們仍能兼具效率思維和冥想思考的能力,這很好的保護了現代人的精神自由。在他看來,所有的信息技術都會帶來一種智能倫理,印刷圖書建構了人類社會整整數百年的閱讀和思考邏輯,促成了與之相適應的人的深度思維和創造性思維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才形成了近代以來的文明成果。
      現在的問題在于,“屏幕的世界截然不同于書本的世界。一種新的智能倫理正在形成”,這必然倒逼人的閱讀、思考邏輯乃至生活方式發生變化。互聯網時代交互性、超鏈接、可檢索、多媒體等特點,鼓勵人們改變信息接收、處理和生產形式,盡可能多、盡可能快而非盡可能精準的掌握信息。
      多項實驗調查表明,由于大多數人并不像極個別IT工程師那樣具備高強度的并發處理多重任務的腦力,互聯網環境下,只要一上網,人們的工作記憶被嚴重超載,還導致大腦額葉難以聚精會神地關注任何一件小事,無法鞏固記憶。而且,由于神經通路具有可塑性,上網越多,對大腦適應精力分散狀態的訓練就越多,這使得今天的許多人一旦稍稍遠離計算機或其他可上網設備,就感到無所適從的根本原因。科學界同樣如此,基于互聯網而產生的,追求“效率至上”、依靠“二手參考資料”(而且脫離上下文)、淺嘗輒止的調查研究策略,大腦在綜合處理信息過程中的參與程度會更間接、更膚淺;誘導學者改變思考和研究的方法,傾向于廣泛、同時探究許多主題,但都是在較膚淺的層次上開展。
      尼古拉斯·卡爾在書中談到,計算機、互聯網等一切技術從其本質上說只是人認識、理解和改造世界的工具,人的理性應當高于工具理性,人過度物化、工具化、變成技術(工具)的外延,不僅影響了人的特性,而且還正在悄然破壞社會屬性和社會聯系。尼爾·波斯曼多年前在《技術壟斷》一書中發出的偏激警告,悄然變成了今天的現實,“電腦對普通人有多大的好處呢?他們的隱私更容易被強大的機構盜取。他們更容易被人追蹤搜尋、被人控制,更容易受到更多的審查,他們對有關自己的決策日益感到困惑不解;他們常常淪為被人操縱的數字客體。他們在泛濫成災的垃圾郵件里苦苦掙扎。他們容易成為廣告商和政治組織獵取的對象。”
      可以說,《淺薄:互聯網如何毒化了我們的大腦》一書,在論證技術(科學)迷信、唯科學主義對人和社會的危害方面,上升到了一個新的高度。在書中,尼古拉斯·卡爾廣泛引用醫學、神經醫學、社會學等學科新銳研究成果,并回顧媒介與文化、人三者關系的進化史,得出了具有很強說服力的結論。

      凡標注來源為“經濟參考報”或“經濟參考網”的所有文字、圖片、音視頻稿件,及電子雜志等數字媒體產品,版權均屬經濟參考報社,未經經濟參考報社書面授權,不得以任何形式刊載、播放。
     
    相關新聞:
    · “農民讀書月”活動在全國陸續展開 2011-01-28
    · 鄭州首家“讀書銀行”開張 2011-01-28
    · 2011年上半年推薦閱讀書目確定 2011-01-24
    · 《設計師不讀書》 2010-11-09
    · 第二屆三湘讀書月活動正式啟動 2010-11-03
     
    頻道精選:
    ·[財智]誠信缺失 家樂福超市多種違法手段遭曝光·[財智]歸真堂創業板上市 “活熊取膽”引各界爭議
    ·[思想]夏斌:人民幣匯率不能一浮了之·[思想]劉宇:轉型,還須變革戶籍制度
    ·[讀書]《歷史大變局下的中國戰略定位》·[讀書]秦厲:從迷思到真相
     
    關于我們 | 版權聲明 | 聯系我們 | 媒體刊例 | 友情鏈接
    經濟參考報社版權所有 本站所有新聞內容未經經濟參考報協議授權,禁止轉載使用
    新聞線索提供熱線:010-63074375 63072334 報社地址:北京市宣武門西大街57號
    Copyright 2000-2010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京ICP證010042號
    1000部羞羞禁止免费观看视频,国产真实乱子伦精品视,最近国语视频在线观看免费播放,欧美性色一级在线观看
    <button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button>
  • <button id="kwo0m"><input id="kwo0m"></input></button>
    <code id="kwo0m"><acronym id="kwo0m"></acronym></code>
  • <sup id="kwo0m"><tbody id="kwo0m"></tbody></sup>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文字幕久久网| 出租房换爱交换乱第二部| 国产成人免费片在线视频观看| 亚洲热在线视频|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麻豆精品一区二区三区免费| 最新国产在线拍揄自揄视频| 国产欧美久久久精品影院| 亚洲va中文字幕无码| 婷婷六月天在线| 最近中文字幕免费4| 国产成人A亚洲精V品无码| 久久影院秋霞理论| 超pen个人视频国产免费观看| 日本亚州视频在线八a| 国产一级一级一级国产片| 亚洲国产成a人v在线| 天堂网在线资源www最新版| 欧美人与物videos另| 国产热の有码热の无码视频| 久久精品香蕉视频| 51妺嘿嘿午夜福利| 窝窝午夜色视频国产精品东北| 小仙女app2021版最新| 人妻少妇精品视频专区| 99久久久国产精品免费牛牛| 欧美精品videossex欧美性| 小受被多男摁住—灌浓精| 免费一级毛片不卡不收费| 中文字幕乱码一区二区免费| 精品国产不卡在线电影| 天天操天天干天天射| 亚洲欧美精品午睡沙发| poren日本| 欧美日韩国产一区二区三区欧|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 久久在精品线影院精品国产| 老司机永久免费视频| 日韩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免费视频 | 99精品热线在线观看免费视频| 欧美黑人又粗又硬xxxxx喷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