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 者:何帆
出版社:法律出版社
內容簡介
您對美國聯(lián)邦最高法院的認識,是不是還停留在馬伯里訴麥迪遜案、米蘭達訴亞利桑那州案、紐約時報訴沙利文案發(fā)生的那些時期?您了解現(xiàn)任九位大法官的背景、經歷、個性與司法立場嗎?在這個Twitter、Facebook與Myspace盛行的年代,九位大法官如何思考、辦案?他們使用維基百科嗎?他們還閱讀法學期刊嗎?他們有自己的律政偶像嗎?他們?yōu)楹卧趯徟兄邪缪輾v史學家角色?他們如何處理判決書中的“臟話”?他們退休之后,如何發(fā)揮余熱?這本書嘗試在回答上述問題的同時,告訴您一個最新、最In的聯(lián)邦最高法院。
2007年至2010年,最高法院大法官們做出了一系列判決。他們加大了對在校學生言論自由的限制,但又宣布校方對學生的“光身搜查”違法;他們認為處決奸淫幼童者違憲,卻又確認了注射死刑的合憲性;他們要求民選法官必須在一方當事人為本人捐助者的案件中回避,又放開了企業(yè)、工會對政治選舉的資金介入:他們要求CSI專家必須出庭作證,還命令不雅詞匯退出電視節(jié)目。有人說他們與時俱進,順應時勢;有人罵他們禍國殃民,開歷史倒車。真相到底如何?這些判決背后,到底有什么樣的力量博弈與法理智慧?這本書將為您揭開謎底。
作者簡介
何帆,1978年生,中國人民大學刑法學博士,最高人民法院法官。著有《刑事沒收研究:國際法與比較法的視角》(法律出版社,2007)、《刑民交叉案件審理的基本思路》(中國法制出版社,2007);譯有《九人:美國最高法院風云》(上海三聯(lián)書店,2009)、《自由的精神:勒尼德·漢德法官演說書信錄》(即出);另著有小說《一個偽知識分子的警察生涯》(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