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參考報:河源市經濟近六年來開始步入快車道,GDP年均增長18.5%,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40.6%,地方財政一般預算收入年均增長29.1%;2007年和2008年,在全國294個城市競爭力評比中,河源綜合增長競爭力排名分別居全國第二位和第一位。能否簡單總結一下經濟社會建設的理念和主要做法? 楊耀初:實踐證明,環境就是生產力,我們把環境保護作為經濟社會建設的生命線,堅持“既要金山銀山、更要綠水青山”的發展理念,大力發展綠色經濟,扎實推進節能減排,高度重視生態建設,全面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了經濟發展與生態保護“雙贏”。 我們的主要做法一是抓認識,營造發展綠色經濟氛圍;二是抓基礎,打造發展綠色經濟載體,河源堅定不移走“園區式、用地省、低污染、好效益”的新型工業化道路,在全市高起點規劃建設了4個省級產業轉移工業園區,從高把關項目準入、從嚴淘汰落后產能、從快發展循環經濟;三是抓監管,做大做優綠色經濟蛋糕,發展生態工業、生態農業和生態旅游業;四是抓監管,完善發展綠色經濟體系,大力加快環保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加強環境監管和執法以及大力推進林業生態市建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