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國家“建材下鄉”政策的具體細則還沒出臺,但記者日前調研發現,社會各界普遍認為建材下鄉將會對擴大內需、刺激消費和改善農民生活起到積極作用。不少基層同志建議,希望能根據各地的具體情況因地制宜確定下鄉品種,在補貼方式上采取更加方便易行的實物補貼,同時在制定建材下鄉產品價格時允許企業根據生產成本微調售價,以調動企業參與的積極性。
農民盼因地制宜確定下鄉品種
記者調研發現,由于各地城鄉建設規劃不同,農房建設需求層次各異,農民對建材需求存在明顯差異。在已開展水泥下鄉試點的山東省費縣方城鎮同利村,黨支部書記劉仁遠指著村里正連片建設的帶閣樓二層農房向記者介紹,村民建房曾先后經歷了土坯房、大瓦房、大平房三個階段。現在這種頂層鋪設紅瓦,帶二層閣樓的農房寬敞、保暖性好,最受村民歡迎。這種房屋的特點是構造模式統一,水泥需求量大,農民盼政府繼續實施水泥下鄉,規范水泥市場。 而在山東省沂南縣界湖鎮,多數農民對水泥下鄉不感興趣,而是期盼政府實施鋼筋下鄉。據了解,這個鎮為增加農田供給量,正鼓勵農民集資建樓。村民馬金鳳說,和水泥相比,鋼筋對房屋質量的影響更大。農民不能像城里人那樣有那么多商品房可供挑選,而且村里建造樓房的經驗不足,農村鋼材市場不規范。她建議政府實施鋼筋下鄉,通過招標幫農民挑選到質量好、價格實惠的建筑鋼筋。 山東大學經濟學院副院長、房地產研究中心主任李鐵崗認為,建材下鄉確定品種目錄需慎重。這一方面因為政府每確定一項建材下鄉品種,都將極大影響這種建材產品在農村乃至全國建材市場的走勢;另一方面也因為政府每增加一項建材下鄉品種,監管部門都將為規范這種產品下鄉付出不小的行政成本。李鐵崗建議建材下鄉可像家電下鄉那樣,先確定少數品種在一些省市試點,然后逐漸擴大下鄉品種和范圍。 記者采訪了解到,大多數農民希望建材下鄉多給地方一些自主權,因地制宜確定下鄉品種。干過多年工程建筑的沂南縣界湖鎮城東社區黨支部書記高發展說:“建材下鄉可仿照家電下鄉的‘9+1’模式,在國家制定基礎下鄉品種的基礎上,允許地方報經中央批準制定適用于本地范圍的下鄉品種。這樣同時還有利于建材下鄉和當地農村社區化規劃相對接。”
基層政府認為實物補貼方便易行
雖然建材下鄉的補貼方式有實物補貼和現金補貼兩種,但鄉鎮政府普遍向記者反映,通過政府集中采購,以實物補貼的方式推動建材下鄉會更加方便易行。 費縣方城鎮黨委書記周俊獻說,農民“閑錢”不多,十分關心補貼流程是否簡捷。與現金補貼需先建后補相比,實物補貼“一站式”送達農民手中無需農民墊資。政府集中采購還能幫農民享受到批發價,減少農民負擔。 同時,從引導建材行業節能環保生產角度看,基層建設部門也認為實物補貼更有利于淘汰落后產能。山東費縣建設局長曹明遠說,之所以價格低廉但不節能、不環保的落后建材在農村廣有市場,是因為對尚不富裕的農民而言,價格因素仍是農民購置建材產品時考慮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如采用現金方式進行補貼,農民仍可能繼續選購比享受補貼后的環保建材價格還低的落后建材。實物補貼正可以通過政府采購環節將落后建材排除在外。 而從財政資金使用效益角度看,通過政府采購進行實物補貼也有利于防止補貼資金被企業套走。據山東省財政廳政府采購監督管理處調研員鞠少波介紹,在現金補貼下,建材企業可能因此提價。農民享受補貼后的價格可能比提價前價格還高。這樣就違背了建材下鄉政策初衷,不利于縮小工農剪刀差。 鞠少波建議,通過政府采購方式進行實物補貼最好以縣級為單位進行。這是因為雖建材本身成本不高,但省、市統一招標采購的調度、運輸等費用太高。
建材企業希望政府定價留有余地
一些在當地影響力較大、已成規模化經營的建材企業對成為建材下鄉中標企業躍躍欲試。他們表示,建材下鄉一方面有助于化解企業銷售的市場風險;另一方面可幫助中標企業在品牌化不足的農村叫響品牌。 在已開展水泥下鄉試點一年多的山東費縣,作為當地兩家主要水泥企業之一的沂龍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廣軍告訴記者,去年公司1/7左右的產量以水泥下鄉方式銷往農村,水泥下鄉幫公司解決了10萬噸水泥的銷路問題,增加銷售收入兩千多萬元。水泥下鄉好比訂單式生產,減少了企業的經營風險。 不僅如此,建材下鄉幫企業叫響品牌,使他們不惜微利或平價銷售,最終讓利于民。據山東費縣建設局長曹明遠介紹,政府出面與企業商定的下鄉水泥價格為200元/噸,比當時市場價每噸低了25元。企業之所以肯讓利銷售,主要是為了加快占有農村市場,同時也有助于企業挖潛增效。 除了讓利銷售,一些建材企業已開始打起售后服務牌,加快完善農村物流銷售渠道。記者在費縣農村看到,一些水泥企業已與物流企業建立合作關系,組建專門的運輸隊負責水泥運輸下鄉,還有一些水泥企業定期下鄉走訪農戶,提醒水泥使用時的注意事項,保證售后服務質量。 雖然從目前來看,建材企業對于以平價或低價產品參與建材下鄉的積極性非常高,但他們還是建議未來政府在確定集中采購價格或制定下鄉產品最高限價時,能留一定價格波動的空間。沂龍水泥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李廣軍認為,水泥、鋼材等建材產品不像家電、汽車摩托車那樣已經形成較為穩固的定價機制,無論在現貨市場還是期貨市場,價格隨行就市的特征都較明顯。為此,李廣軍等企業人士建議政府允許建材企業根據成本微調售價,只要在一段時間內,銷售的均價符合要求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