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電力學院節能生態藝術廳的10千瓦光伏屋頂。這一屋頂采用了先進的“嵌入式”光電屋面構件技術,將光伏發電和建筑物屋面結合成一體,既充分利用了屋頂的陽光,也節約了大量的屋面建材。本報記者
張建松 攝 |
10月16日舉行的第十屆西博會上,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求發指出,目前國內多晶硅產能已明顯過剩,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擴大光伏市場國內消費的政策,支持用國內多晶硅原料生產的太陽能電池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兼顧國際市場,以及嚴格控制在能源短缺、電價較高的地區新建多晶硅項目,對缺乏配套綜合利用、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硅項目不予核準或備案;到2011年前,淘汰綜合電耗大于200千瓦時/千克的多晶硅產能。分析人士預計,隨著國家扶持力度加強,國內光伏產業市場將快速增長,但是與此同時國家將對光伏產業進行整頓,由此行業洗牌也將會加速。
產業優勢逐步顯現,光伏產業已接近大規模應用階段
過去幾年里,硅材料短缺一直是制約全球光伏產業發展的瓶頸,而金融危機的到來卻讓多晶硅價格回歸了理性。2008年,國際多晶硅現貨價格從10月的360美元/公斤驟然跌至11月的180美元/公斤。此后跌勢不改,至今年2月向120美元/公斤下滑,到了3月又暴跌至100美元/公斤。
研究資料顯示,多晶硅在光伏組件中所占成本的比重,已經從2008年的70%銳減到現在的30%,光伏發電的成本下降到1-2.1元/千瓦時,且仍有較大下降空間。這種下降速度遠遠超出了當年眾多學術機構和投資者的預期,較樂觀的預測認為,再過五年就可實現光伏發電成本達到傳統電力的水平。
據昆山恒輝新能源有限公司董事長吳安琦介紹,在下游的電池轉化效率上,傳統電池轉化率是17%,而每提高1%,發電成本會降低6%,目前公司的試驗室技術轉化率達到23%。以17%的轉化率計算,每度電成本在1.3元左右,如果再提升6%,發電成本理論上可降到0.94元/度。另外,工藝質量和生產效率仍然有提高空間,如此一來,制約中國光伏產業大規模應用于國內的成本瓶頸將逐步打破。
根據記者此前在全國一些光伏企業調查時發現,目前無錫尚德等主流光伏廠商已將光伏發電成本降低到1.5元/度,浙江正泰太陽能公司的薄膜光伏發電成本降到每度1.1-1.3元,且高效薄膜太陽能量產成本可以在0.5-0.7元左右,河北英利更是有望在明年將發電成本降至每度電1元錢。國內光伏產業技術經濟性的持續重大改進,決定了光伏產業發展已進入到了可較大規模示范推廣的階段。
國內產能過剩,產業與國內市場脫節嚴重
雖然光伏產業已經接近大規模應用階段,但是目前國內整個光伏產業卻是問題重重,而首當其沖的就是產能過剩,產業與國內市場脫節嚴重。
據不完全統計,在光伏領域,全國正在新建、擴建和籌建多晶硅生產線、太陽能電池生產線的企業多達數百家,總投資超過1000多億元,太陽能電池現有產能已超過國內市場容量近百倍。多晶硅方面,2009年國內廠商有效供貨能力將達8萬至11萬噸,而預期全球有效需求只有6萬噸。
一位長期研究光伏產業的專家表示,目前,國內在建或是準備動工的多晶硅項目,如果能按期完工而且完全釋放產能,產量將高達14萬噸。但是根據預測,全球2010年多晶硅的需求僅為8萬噸左右。但是不少地方政府卻十分熱衷于多晶硅項目,甚至將多晶硅建設列為重點工程而盲目上馬,一味擴大項目規模,低水平的重復建設不僅造成產能嚴重過剩,而且造成大量的浪費和嚴重污染。
此外,國內光伏產業與國內市場極度脫節的問題也飽受業內人士指責。目前我國光伏產業市場尚未大規模啟動,光伏發電速度發展緩慢,相關的配套技術尚不成熟,由于發電成本相對偏高,真正并網型的太陽能光伏市場遠未形成。據悉,我國2008年太陽能電池產量達到2300兆瓦,國內裝機容量僅約50兆瓦,尚不足3%,剩余97%以上出口國外。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求發指出,多晶硅是信息產業和光伏產業的基礎材料,屬于高耗能和高污染產品,從生產工業硅到太陽能電池全過程綜合電耗約220萬千瓦時/兆瓦,而國內太陽能電池98%用于出口,相當于大量輸出國內緊缺的能源。
但是即使是向國際市場大量出口,企業效益也不能保證。根據江西省政府一份調研報告顯示,目前硅材料、電池片和組件價格急劇下跌,國際市場多晶硅價格已由最高點的每公斤500美元跌至每公斤120美元,跌幅達70%以上,電池片價格由每瓦3.5美元跌至2.6美元,跌幅達25%左右,國內光伏企業盈利水平驟降,實際收益出現巨額虧損。
未來國內市場將迅速增長,合理安排有效投資規模和行業洗牌將同時進行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陳求發指出,下一步的工作主要是:研究擴大光伏市場國內消費的政策,支持用國內多晶硅原料生產的太陽能電池以滿足國內需求為主,兼顧國際市場。嚴格控制在能源短缺、電價較高的地區新建多晶硅項目,對缺乏配套綜合利用、環保不達標的多晶硅項目不予核準或備案;鼓勵多晶硅生產企業與下游太陽能電池生產企業加強聯合與合作,延伸產業鏈。新建多晶硅項目規模必須大于3000噸/年,占地面積小于6公頃/千噸多晶硅,太陽能級多晶硅還原電耗小于60千瓦時/千克,還原尾氣中四氯化硅、氯化氫、氫氣回收利用率不低于98.5%、99%、99%;引導、支持多晶硅企業以多種方式實現多晶硅——電廠——化工聯營,支持節能環保太陽能級多晶硅技術開發,降低生產成本。到2011年前,淘汰綜合電耗大于200千瓦時/千克的多晶硅產能。
從相關領導人講話中透露出的信息來看,國家對未來光伏產業發展的思路明確,企業需要注意的是:
第一,國內市場將迅速增長。
早在今年3月23日,財政部、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出臺《關于加快推進太陽能光電建筑應用的實施意見》,決定有條件地對部分光伏項目進行每瓦最多20元人民幣的補貼。2009年7月21日財政部、科技部、國家能源局聯合宣布在我國正式啟動金太陽示范工程,決定綜合采取財政補助、科技支持和市場拉動方式,加快國內光伏發電的產業化和規模化發展,并計劃在2-3年內,采取財政補助方式支持不低于500兆瓦的光伏發電示范項目。2009年國家出臺的政策將推動國內太陽能發電市場發展,中國的太陽能光伏發電市場已經開始啟動,在政府強有力的政策引導下,光伏產業國內市場將會快速增長。
第二,對光伏產業投資現狀將會進行治理,未來投資準入門檻將會提高。
本屆西博會上對光伏產業來說最值得關注的動向之一就是未來投資門檻將會提高,無序投資的狀態接下來將會被控制。
事實上,四川省已經對此開始著手準備。四川省委常委、國資委黨委書記王少雄在西博會論壇上就明確表示,未來四川引進項目時將嚴格準入制度:一是做好實施多晶硅行業準入工作的準備;二是將積極推進“7+3”產業規劃中硅材料發展規劃的落實;三是四川省原則上將不再新批多晶硅項目建設;四是定期發布多晶硅行業發展數據,引導企業理性投資和生產。分析人士認為,不僅是四川,未來全國其他地區也將會出臺類似提高投資門檻的政策,國家也可能統一出臺相關政策對產業重復投資和建設加以限制。
第三,行業洗牌將加速,技術落后、發展緩慢的企業將迅速被淘汰。
行業危機正是調整良機,雖然金融危機后國內多數光伏企業陷入困境,但是隨著產業升級和發展,市場整合不可避免。本輪國內多晶硅的投資過熱雖然從長遠看解決了我國太陽能產業鏈中原料缺乏的問題,但近期政府對已經上馬的項目進行梳理不可避免,對于技術先進、自有資金充裕、地域布局合理的項目予以鼓勵,對技術落后或未經實踐檢驗、盲目上馬的項目進行有效控制。陳求發已明確表示,到2011年前,淘汰綜合電耗大于200千瓦時/千克的多晶硅產能。這將是行業整合的信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