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09-09-16 本報記者:郎秋紅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吉林省長春市東光地塊摘牌時間推遲了。這個最有可能成為今年“地王”的地塊,從去年開始就吸引著眾多關注的目光。摘牌推遲,更是引發各種猜測。
8月28日,長春市國土資源局在國有用地使用權掛牌出讓補充公告中稱,“宗地編號為29-12-18的東光地塊申請截止時間,具體截止時間另行公告。”這個地塊原定申請截止時間為9月4日。
東光地塊為什么受人關注?第一,它是名副其實的“絕版地塊”。按照公告所示,該地塊土地出讓面積267981平方米,規劃總用地面積276769平方米,規劃用地性質為居住用地。容積率<1.8,綠地率>30%。這是目前長春市內能找到的最好的地塊,靠近長春面積最大的水系,區位好,地塊整齊,而且面積大。第二,盯著這塊地的開發商很多,而且不少是都是重量級的地產大腕。從去年開始就有許多開發商打探這塊地的消息,但是何時出讓,始終沒有動靜。官方說法是這塊地還沒有整理完,民間說法是去年土地市場形勢不好,政府把這塊地捂在手里待價而沽。
今年5月長春房交會期間,萬科集團董事會主席王石親臨長春,并與長春市簽署了30億元的戰略合作框架協議,萬科將在房地產開發、工業化住宅體系建設、城市綜合體等重點領域擴大投資。
不等王石離開長春,萬科想獨吞東光地塊的傳言就甚囂塵上。業內人士認為,此種傳言不無根據。因為萬科集團總裁郁亮曾公開表示,“萬科希望在今年買一些以前不容易買到的地,買一些有戰略價值的土地。”而且,與前相比,萬科2009年的拿地思路也有所調整。“今年將采取‘精挑細選,把握機會’的策略拿地,并加大通過合作方式低價增加土地儲備的力度。”據此,業內人士猜測,萬科與長春的戰略合作,是低價獲得豐厚的土地儲備的一種方式;對于長春市來說,也可以通過大品牌的進駐提升城市運營能力,帶動該地塊周邊區域發展。
不過,品牌開發商不只一家,惦記這塊地的開發商大有人大。據業內人士稱,長春百貨業“巨無霸”歐亞集團、香港新鴻基、和記黃埔、英皇集團和中海地產等都曾對東光地塊動心。
正是有了這樣的背景,才使7月25日長國土資公發〔2009〕88號公告一出,就在業內引起一片嘩然,認為與萬科緊密相關。該公告要求,競買人需具有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房地產開發一級資質的房地產企業,并需建設住宅產業現代化示范小區建筑面積8萬平方米。,僅從這一點看,萬科就占了先機。還有開發企業質疑該地塊出讓條件是為萬科“量身定做”的。
日前有媒體批評說,長春市國土資源局明顯以8萬平米住宅產業現代化示范小區為條件,光明正大的將這個絕版地塊操作給特定開發商開發。“這不僅使得其它眾多開發商失去開發機會,更嚴重的是對國家來說將是數億元的損失,因為如果眾多開發商都參與競買的話,該地塊的競爭必將異常激烈,總地價應該在16億元之上,但現在來看掛牌底價僅在10億元左右,最寶貴的稀缺資源未能產生任何溢價未免讓人心痛。”
在沸沸揚揚的爭議聲中,東光地塊摘牌推遲了。
對于摘牌推遲的原因,當地媒體和房地產業內人士有過多種猜測,一是“萬科差錢說”,聲稱萬科長春分公司未能及時向總部申請到足夠啟動資金;二是“遭遇曝光說”,傳言說由于政策傾向過度,有失公平,導致很多大牌開發商不滿甚至聯合投訴。
記者就此向長春市國土資源局局長朱亞福求證。他表示,關于國土局和特定開發商“暗箱操作”的傳言和揣測均不足為信,建設8萬平方米住宅產業現代化示范小區是長春市政府的要求。至于摘牌時間推遲,他解釋說:“確實出了一點小的問題,但是很快就能解決。”
易居中國長春分公司總經理王喻冬認為,東光地塊在長春引起如此大的風波,從一個側面表明當地土地市場供需矛盾比較突出,供需錯位。王喻冬說,從全國環境看,今年很多城市的土地市場特別活躍,地王頻出,長春土地市場卻背道而馳,2009年上半年出讓面積只完成全年計劃的15%。王喻冬說,成交量小的原因不是開發商拿地不積極,而是供應地塊面積偏小,周邊配套不成熟,無法滿足開發商的需求,所以才形成東光地塊“一家女百家求”的局面。
一位業內人士指出,如果招拍掛過程中存在明顯排斥其他開發商的傾向,顯然是不合理的;但是過于依賴招拍掛特別是競價拍賣的方式也值得反思。如果東光地塊采取拍賣方式,溢價率應該很高,必然產生長春“新地王”。而每一個新地王的產生背后,都將跟著房價的新一輪上漲,這對房地產市場的健康穩定并不是什么好事。所以,東光地塊究竟應該采取何種方式推向市場,當地政府和國土部門還應該慎重考慮。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