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經濟普遍衰退的年代,總有一些企業可以找到獨特的生存路徑。受益于國家各項產業政策計劃的特種計算機行業,研祥集團的生命力在數據中表現得十分醒目:2008年下半年保持了170%的高速增長。創新為研祥鋪設了一條優化的生存路徑。 一直以來,自主研發是研祥發展的著力點,先于別人推出新產品,使這家特種計算機企業得以保持40%以上的利潤率。金融危機沖擊實體經濟,研祥迅速調整市場策略,順應據國家政策導向,研發重點轉向客戶特殊需求,取得連續三年100%以上的高增長率。 國家提出加大基礎設施建設策略,研祥開始在電力、鐵路、環境監測等方面發力,其中“鐵路信號監測系統”大大提高了監測系統的準確性。此外,在北京奧運場館、城市軌道交通、銀行金融等許多領域,公司產品都找到了用武之地。全國石油石化加油站IC卡智能控制系統,70%使用了研祥的特種計算機產品。 2008年,海外市場環境惡化,并沒有停止研祥邁向國際的步伐。研祥的選擇是放棄已經沒有增長空間的歐美發達國家,選擇尚未完全飽和的增量市場。中東、俄羅斯、印度和以色列等國家和地區特種計算機市場存在空白,研祥找到了新的切入點。2008年,研祥產品在俄羅斯市場的一個商用領域就增長了7%。 2008年下半年,在不少企業無奈“瘦身”的背景下,研祥選擇了“強身”——擴大研發團隊。目前,研祥擁有科技研發人員1500多名,組建頂尖的研發隊伍,建設了全亞洲最大的特種計算機研發基地。 研祥在環境的變化時主動調整戰略,“逆勢增長”給許多企業提供了一個參考“樣本”。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