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于俄羅斯政府采取措施加強了對廢鋼資源的保護,限定報關口岸,導致今年以來我國滿洲里關區廢鋼進口激增。專家認為,此次俄方政策調整,事實上是對廢鋼出口設置非關稅貿易壁壘,俄羅斯目前是我國第四大廢鋼來源地,該措施實施后國內企業從俄進口廢鋼的前景堪憂,監管風險凸顯。 據滿洲里海關統計,今年前2個月,滿洲里關區進口廢鋼5568噸,比去年同期增長13.1倍,價值124.8萬美元,增長12.2倍,平均價格224美元/噸。其中2月份進口量激增,達到4416噸。 俄羅斯政府日前采取措施加強對廢鋼資源的保護,規定自2009年3月30日起,除了俄羅斯東北部堪察加半島地區仍可繼續出口廢鋼外,其余地區將不再允許出口廢鋼。與滿洲里毗鄰的俄羅斯后貝加爾斯克口岸將于今年3月30日后被正式列入限制廢舊金屬出口口岸,遠東地區廢舊金屬改由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口岸出口,此舉將使進口廢鋼的運輸成本及其他費用成倍增加,導致進口企業急于在新法令實施之前將2008年下半年以來囤積在境外的廢鋼運輸進境。 此外,國內廢鋼價格較2008年上半年有所上揚,滿洲里口岸接貨價格從2008年的每噸1600元上漲至每噸2500元,進口企業利潤空間變大,導致滿洲里關區廢鋼進口量值出現暴漲態勢。 業內人士認為,廢鋼進口激增后暴露出的相關問題值得關注。我國進口廢鋼企業規模大小不一,資質良莠不齊,在對外采購中,惡意競爭現象嚴重,內耗仍相當嚴重;而廢鋼進口監管風險尤其應引起關注:一是按照國家政策規定進口廢鋼須向海關提供《自動進口許可證》,由于《進口可用作原料的固體廢物環境保護控制標準》對進口廢物原料做出更加嚴格的限制,因此存在偽造進口許可證件風險;二是存在廢鋼中夾藏機床散件、精密儀器設備等高價值商品;三是存在進口廢鋼偽報品名、少報數量、低瞞報價格的風險。 廢鋼作為再生資源生產鋼鐵,可減輕環境污染和節能降耗,但我國廢鋼供應嚴重不足,每年需要大量進口以彌補缺口。為此,專家建議,一是應警惕廢鋼的走私風險,加強對進口廢鋼申報價格和申報品名的審核以及后續管理,規范企業申報,明確鋼鐵廢碎料的來源、成分及進口狀態,杜絕模糊申報;二是加大對廢鋼進口監測預警力度,多層次多角度開展對進口廢鋼的風險分析工作,力爭將廢鋼進口的風險降到最低;三是加強與地方環保部門和口岸檢驗檢疫部門的協調配合,形成監管合力;四是在采用先進工藝保障節能降耗的基礎上加大鐵礦砂的進口量;五是在國內應建立長期、穩定、牢固的廢鋼供應基地,應對國外資源緊張所帶來的階段性的供不應求的矛盾,走出一條聯合采購、建立基地、統一談判的道路,為鋼鐵主業提供強勁支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