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09-02-11 本報記者:胡錦武 來源:經濟參考報 |
|
|
從皮帶、香水到動輒售價數千元的各種名牌箱包、皮鞋……記者近日調查發現,南昌市內多家負責汽車修理的4S店,儼然成了公車消費為主的奢侈品賣場。江西省社會學學會會長王明美認為,商家的這一行為不僅助長了公車腐敗,更成了腐敗利益鏈上的“共犯”。 記者近日在江西新運通售后服務中心的等候大廳看到,銷售柜內“美國保羅”、“金利來”等名牌箱包皮具一應俱全。雖然價格不菲,仍有顧客不時駐足流連。“如果嫌貴,你可以去外面買呀。”記者以顧客身份詢問時,一名工作人員表示,在4S店內的消費可以全部開成修車發票。 對于4S店搭售奢侈品的做法,一些私家車主頗有微詞。一名在江西新運通售后服務中心等候修車的劉姓私家車主說,私家車主誰會跑到4S店來買比外面貴得多的生活用品呢,這無非是為公車車主提供更多的公款消費腐敗的機會罷了。 在與江西新運通售后服務中心相鄰的廣汽豐田4S店,記者看到,其“精品區”內同樣擺售著各種皮具等奢侈品。江西新運通售后服務中心一名值班副經理表示,他們辦理了合法的經營許可證,而且在店內銷售其它商品是所有4S店通用的做法。 “公車車主和4S店事實上形成了在腐敗中分成的利益共同體,是腐敗違法中的‘共犯’。”江西省社會學學會會長王明美認為,社會上對公車腐敗的指責往往只看到公車車主這一主體,忽略了一些不法商家在腐敗中作為另一主體的存在,導致打擊公車腐敗難以標本兼治。王明美說,即使4S店辦理了工商部門合法的經營許可證,也是以合法的形式從事非法的經營,有關部門在加強對公車所在單位監督的同時,還應嚴厲打擊商家的不法經營行為,徹底斬斷公車腐敗的鏈條。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