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上海電
記者近日從上海蘇寧電器、永樂家電和國美電器了解到,從農歷鼠年臘月二十五到牛年正月初一這七天中,家電銷售同比增長超過30%,彩電、手機、電腦和數碼產品熱銷,占總銷售額的70%左右。 記者節日期間走訪多家家電連鎖門店發現,消費者與平時相比有所增加,收銀柜臺前甚至還有消費者排隊付賬。盡管家電商家沒有像大商場那樣打出“七折”、“八折”優惠的廣告,但只要詢問價格,銷售人員都會主動在掛牌價上給予優惠,如果購買多件商品還可以享受團購價格,一些特價商品甚至降價數百元至數千元。 在一項有650位上海市民參與的網上調查顯示,今年春節期間的活動中,購物排在第一位,隨后分別是拜年、上網和陪伴家人。在春節購物的計劃中,拜年的禮品占了很大的比例,其中增長幅度最大的是數碼產品:2006年只有1.9%的受訪者選擇數碼產品作為禮物;今年,選擇數碼產品作為禮品的上升到13.70%。MP3、MP4、PSP、數碼相機、數碼攝像機都進入了拜年禮品的行列。 蘇寧上海地區管理總部執行總裁凌國勝稱,受金融危機影響,海外家電市場需求減少,家電廠家都希望國內消費市場的增長能彌補海外市場需求的缺口。“要拉動國內市場,必須加大促銷力度,讓老百姓獲得實實在在的價格優惠,這是整個行業的共識,所以春節期間降價幅度比較大。” 為了進一步刺激消費,幾家家電連鎖商家都與銀行一起推出分期付款服務,免收消費者手續費和利率,甚至可以“零首付”購買家電。如以購買一臺價值12000元的彩電為例,消費者可以分12期支付,每期交1000元,且無須額外支付540元的分期付款手續費(以手續費率平均4.5%計算),可以為消費者減輕不少負擔。 據業內人士介紹,年前一周到元宵節這段時間都是家電銷售的旺季,與以往的七天“黃金周”相比,春節市場沒有銷售增長的爆發期,卻有為期三周甚至更長的持續增長期,可以稱之為“黃金月”。一般說來,過了元宵節后家電銷售市場就會進入年度最長的淡季——直到五一前復蘇,所以對于春節市場各家電商家都是集中促銷資源“貼身肉搏”,這也是節日期間出現銷售“小陽春”的主要原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