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六根改造后的輻照監督管近日成功地插入新保護套管內,標志著由秦山核電有限公司承擔的巴基斯坦恰希瑪核電站水下修復項目提前圓滿完成。這是中國核工業集團公司自主創新能力的又一綜合體現,它填補了國內核電檢修技術領域的空白,標志著中核集團已經掌握了反應堆水下檢修的高難度技術。 核電站反應堆在投入運行之后具有高放射性,對其部件進行檢修需要在一定濃度的硼水中進行,同時要擁有許多專用機具,并且要掌握水下定位及控制等高難度技術。能夠實施水下檢修工作的僅有國外少數幾家老牌核電檢修公司。 2006年,中核集團公司整合優勢資源統一部署,明確由中核集團秦山核電有限公司為主,中國原子能研究院提供技術支持,中原對外工程公司負責商務合同,在引進國外先進技術的基礎上消化吸收再創新,通過為恰,敽穗娬据椪毡O督管支承定位結構實施修復,掌握核電站反應堆水下檢修技術。 秦山核電有限公司在各協作方的支持下,成功研制了水下測量定位系統和相關控制裝置,通過長時間模擬現場試驗,2008年8月在恰,敽穗娬镜谖宕螕Q料檢修中開始實施該項檢修。在檢修現場實施專業化管理,及時排除了各種異常和故障,最終圓滿完成修復工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