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由于管網建設不配套等原因,各地興建的集中式污水處理廠難以實現全覆蓋,城市存在大量治污“死角”,廣大農村地區更成為治污“盲區”。由江西一企業自主研發的分散式污水處理技術,成為城鎮集中式污水處理方式的有益補充,為解決城鄉治污“盲區”難題提供了新思路。 江西金達萊環保有限公司通過采用A/O+膜分離技術,自主研發出分散式污水處理及回用一體化的中水器,與傳統技術設備相比,具有6大應用特點。一是設備占地少,處理每噸水設備占地0.2平方米;二是節能,比同類產品節能30%;三是建造速度快,建造期是污水處理廠的1/10;四是經濟效益明顯,每處理1噸污水可實現盈利1.58元;五是自動化程度高,可利用手機監控,實現無人值守;六是出水水質好,可直接實現中水回用。 南昌市環保局在華東交通大學應用這項分散式膜生物反應器污水處理與回收利用技術,經過一年運行,實現了污水就近處理和循環利用,年回用水總量為7.2萬噸,節約新鮮水資源消耗費用9.94萬元,年實現綜合經濟凈效益11.38萬元;在校園公園采用膜生物反應器,在1個月時間內便完成了水體的修復工作,費用總計僅540元,比采取人工換水的方式節約資金5倍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