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莫斯科電
盡管俄羅斯市場上的汽車銷量還在上升,但中國車在俄銷量在下降。這是俄羅斯“汽車統計”咨詢公司最近推出的調查報告《中國的汽車工業和對俄羅斯市場的擴張》得出的結論。 報告說,2004年第一批中國汽車正式進入俄羅斯市場,主要是皮卡車,這一年共銷售了260輛。隨后幾年中國車的銷量不斷增加,2005年中國汽車的銷售達到6733輛,在俄羅斯進口汽車市場占1%的份額。2006年中國車銷售增長2倍多,達到2.3萬多輛,占進口車市場份額的2.3%。2007年中國車銷售達到5.7萬輛,占進口車市場份額的3.5%。 但是2008年中國車在俄羅斯的銷售開始下降,上半年售出2.5萬輛,占市場份額的2.4%。下降的原因不是俄羅斯人不買中國車,而是與政府部門制定的規定有關。尤其是實施更為嚴格的檢測證書制度,不僅限制了進口車型,而且增加了中國企業進口汽車的費用,取得合格證書的平均費用高達15萬美元。 報告還認為,最近俄羅斯將成品汽車車身的進口稅提高至15%,每個車身進口稅最低不得低于5000歐元,這使在俄羅斯進行中國車的半成品組裝(SKD)變得毫無意義。目前中國汽車中只有奇瑞汽車剛剛開始在俄羅斯進行包括焊接和噴漆等全部工藝在內的CKD組裝(即散件組裝),而CKD組裝不受高額進口關稅的影響。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