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百度與我國頗具規模的專業財經資訊提供商和訊網日前宣布,雙方共同打造的國內首個開放式財經門戶——百度和訊全財經網正式上線。中國互聯網協會秘書長黃澄清說,當前我國互聯網行業發展的主題是“融合促進發展,滲透創造價值”,這就需要將傳統的消費型互聯網向生產型互聯網轉變,互聯網只有向傳統產業滲透,才會有出路。黃澄清強調:“百度與和訊的合作,為我國互聯網轉型拉開了序幕。”
消費型互聯網成長迅速
“2008年中國網民數量達到2.53億,躍居世界第一;風險投資繼續光顧于國內互聯網市場;網絡視頻等新型互聯網應用快速發展;在互聯網界誕生了那么多知名企業……”在國家信息化專家咨詢委員會委員、中國互聯網協會常務副理事長高新民看來,互聯網在我國的發展總體而言是成功的。 “互聯網發展成功的首要表現就是用戶規模。必須具備一定的用戶基礎,互聯網市場才會謀求進一步發展。”高新民說,現在我國網民數量已躍居世界第一,城市互聯網普及率非常高。以北京、上海、深圳等信息化程度較高的城市為例,約85%以上的家庭都擁有上網條件,而且人們經常上網。 人們上網干什么?瀏覽新聞、搜索信息、發表評論、撰寫博客、下載音樂、在線收看視頻節目、在線游戲、買賣商品……網絡帶給人們的生活豐富多彩。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正是互聯網企業在資訊、娛樂等消費服務型互聯網上的不斷創新,加速了我國網民數量的迅猛增長。 “但互聯網的價值不應被局限于消費型經濟增長上,互聯網不僅要跟老百姓的普通生活和娛樂相融合,更重要的是應該面向企業,與制造業、服務業、金融業等傳統產業融合,從而轉向生產型互聯網。”黃澄清向記者表示,雖然我國互聯網規模發展迅猛,但主要特色還是一種消費型、娛樂型的新聞媒體互聯網,而不是生產型互聯網。
從消費型轉向生產型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副主任蔡名照不久前在中國互聯網大會上的一段話,讓我們更加清晰地看到我國互聯網行業的發展脈絡。蔡名照說:“我國互聯網正從信息傳播和娛樂消費為主,向商務服務領域延伸。互聯網開始逐步深入到國民經濟的更深層次和更寬領域。” 高新民也表示,未來5到10年,互聯網將從消費型轉向生產型,我國互聯網經濟將滲透到國民經濟的各個領域。 互聯網如何與傳統產業相互滲透、融合,從而轉向生產型互聯網? 在服務業領域,互聯網不僅為各種傳統服務業提供了新的服務手段,而且還在不斷創造新的服務領域。高新民說,利用互聯網的各種新技術提供創新型服務,正在成為新的趨勢。比如谷歌提供的地圖,如果與電子商務銷售住房結合起來,把住房定位到電子地圖上去,進行三維空間的展現,一方面可以為購房者提供更大的便利,另一方面也是房地產行業在銷售模式上的創新,互聯網與房地產行業融合,就會創造新的價值。 在制造業領域,同濟大學張曙教授表示:“新興工業化制造業是科學技術應用的載體和實現創新的舞臺,沒有制造業,科技的創新就無從體現,就無法轉化為生產力,不能推動經濟發展。計算機的發明和互聯網的應用,正在推動制造業的發展。互聯網不僅是媒體和消費,更應該融入傳統的產業,才能推動我們國家的經濟發展。” 在高新民看來,當前基于互聯網的新興服務業態主要是移動互聯網、社區網絡服務、軟件服務(SaaS)等。“除了創新服務模式外,還要使互聯網服務的對象多元化,這些與不同行業相互融合后創造出的新興模式,不僅要針對個人消費者,更重要的是要關注對企業的服務。”高新民說,互聯網不僅僅要成為消費的互聯網,還要轉向生產型的互聯網,這樣就會創造出更大的價值。
互聯網轉型的新嘗試
在此背景下,作為我國互聯網“搜索之王”和“流量之王”的百度,與以財經資訊報道和服務贏得財經界關注的和訊網,聯手打造“搜索+分類+門戶”的開放性全財經網站,無疑成為互聯網轉型的一種新的嘗試。 通過此番合作,和訊無疑將借助百度的渠道,獲得更多的流量導入和更多廣告主的青睞;而百度也可借和訊向財經領域進軍。正因為如此,在黃澄清眼中,百度聯手和訊被視為互聯網行業與財經領域相互滲透、相互融合的一個嘗試。與此同時,如何通過創新的模式和產品,在為廣大個人用戶提供海量精準財經資訊的同時,為更多的財經業界專業機構和廣大企業提供個性化服務,從而創造更多的“生產型”價值,成為擺在百度和訊全財經網面前的一大挑戰。 正如高新民所言:“我希望互聯網從消費型轉變為生產型,但并不是說不要發展消費型互聯網。互聯網的發展方向應該是強調消費和生產并重的互聯網,消費和生產兼顧的互聯網。”高新民說,相信我國的互聯網能夠有更多的想象力,通過更多地探索、創新,從而冒出更多新的亮點。 |